【廣告】
相信很多模具行業(yè)的朋友都聽說過精密研磨加工,但是還是有很多不是這行的朋友對精密研磨不是很了解,那么精密研磨加工有什么特點呢?下面上本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精密研磨加工有什么特點
研磨加工既可加工金屬材料,也可加工非金屬材料。研磨加工后精度可達IT5級,表面粗糙度可達Ra0.1~0.006μm。應(yīng)用較廣的一種光整加工。
1、微量切削
由于工件與研具之間有眾多磨粒分布,單個磨粒所受載荷很小,控制適當(dāng)?shù)募庸ぽd荷范圍,就可得到小于1μm的切削深度,實現(xiàn)工件材料的微量切削。
2、按進化原理成型
當(dāng)研具與工件接觸時,在非強制性研磨壓力作用下,能自動地選擇局部凸出處進行加工,故僅切除兩者凸出處的材料。從而使研具與工件相互修整并逐步提。超精密研磨的加工精度與構(gòu)成相對運動的機床運動精度幾乎是無關(guān)的,主要是由工件與研具間的接觸性質(zhì)和壓力特性,以及相對運動軌跡的形態(tài)等因素決定的。在合適條件下,加工精度就能超過機床本身的精度。所以稱這種加工為進化加工。機床行業(yè)專家張曙認為,當(dāng)前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是機床利用率低的問題,因此如何使機床達到它的最1高效率值需要企業(yè)好好思量。為了獲得理想的加工表面,要求:1)研具與工件能相互修整;2)盡量使被加工表面上各點的加工痕跡與研磨盤的相對運動軌跡不重復(fù),以減小研具表面的幾何形狀誤差與工件表面形狀所引起的“復(fù)印”現(xiàn)象,同時減小劃痕深度,減小表面粗糙度;3)在保證研具具有理想幾何形狀的前提下,采用浮動的研磨盤,可以保證表面加工精度。
3、多刃多向切削
在研磨加工中,由于每顆磨粒形狀不完全一致,以及分布的隨機性,磨粒在工件上作滑動和滾動時,可實現(xiàn)多方向切削,并且全體磨粒的切削機會和切刃破碎率均等,可實現(xiàn)自動修銳。通過提高工件與磨粒的接觸面積、接觸壓力及相對移動距離,減小磨粒圓錐半頂角,可提高加工效率;通過減少磨粒粒徑、工件與磨粒的接觸壓力和磨粒體積率,以及增大工件的屈服點、磨粒圓錐半頂角和磨粒率,可減小表面粗糙度。在旋徑大的磨床中,工作物和砂輪高懸於支持面上時,若無特殊地基,很容易受外來的振動影響。
常見外圓磨加工方法的加工原理
1、外圓磨復(fù)合磨削法的加工原理:磨削時,先用橫磨法將工件分段粗磨,各段留精磨余量,相鄰兩段有一定量的重疊,后再用縱磨法進行精磨。
2、外圓磨深磨磨削法的加工原理:磨削時,砂輪修整成一端有錐面或階梯狀,工件的圓周進給速度與縱向進給速度都很慢,在一次縱向進給中磨去全部磨削余量。
一、顫紋(Chattermarks):工作物上的所有平行線未必就是顫紋,顫紋及是工作物相對於砂輪由振動而發(fā)生的結(jié)果,所以顫紋的特色是以銳線(sharpline)終止,發(fā)生銳線的原因是工作物相對於砂輪而振動,工作物與砂輪在研磨中失去接觸或成間歇性接觸。雖然任何一個投資者都愿意“從開始就做好”,但他們同時也希望初始投資越少越好,還能盡快收回投資。原因如下:
·研磨進刀量太大顫紋的發(fā)生原因之一是進刀量太大:特別是工作物細長時,此可能性容易查出,也容易解決;可試較小的進刀量,并要檢討是否用穩(wěn)定扶架,若已用,則確認是否調(diào)整適當(dāng)。
·砂輪太硬此時有很多可行的對策,明顯的是改用較軟的砂輪,但因故不便立即更換砂輪時,可用下示對策:增加工作物速度,維持同樣的進給率。利用較粗的削整。可能時,減低砂輪速度。增加研磨液混合物,促進潤滑性。以上臨時措施要用時試叁個項目。
·未以穩(wěn)定扶架支持細長工作物細長的工作物,有很多直進研磨作業(yè)時,為了保證品質(zhì),務(wù)必使用穩(wěn)定扶架。工作物可能相對於砂輪而振動時,要用一個或更多的扶架,當(dāng)然,細長的工作物的振動傾向大於粗短的工作物。
·傳給磨床的振動檢查是否有外來的振動傳到磨床時,簡速的方法是停止運轉(zhuǎn),在砂輪心軸外殼放一杯水,磨床附近的裝置繼續(xù)運轉(zhuǎn),則由水面可知是否有振動傳到磨床;在旋徑大的磨床中,工作物和砂輪高懸於支持面上時,若無特殊地基,很容易受外來的振動影響。
·磨床本身的振動標(biāo)出磨床本身的振動域,每次只運轉(zhuǎn)其中一機構(gòu);運轉(zhuǎn)砂輪心軸單元、主軸臺、泵、工作臺(橫行研磨時),這樣即可找出毛病所在,然后檢查轉(zhuǎn)動零件的狀況及作業(yè)不當(dāng)?shù)臋C構(gòu)。
工件表面螺旋紋
工件頂針?biāo)蓜樱簷z查卡盤和頂針是否松動
臺面導(dǎo)軌潤滑不夠:調(diào)整或更換潤滑油
工件表面有及裂紋
砂輪偏硬:選一較軟的砂輪或采用適當(dāng)?shù)姆椒ㄊ股拜喿冘?
砂輪組織太緊密:嘗試較開放組織結(jié)構(gòu)的砂輪
磨削進給量太大:將粗精磨分開
冷卻液流量不夠或噴嘴方向不正確:調(diào)節(jié)冷卻方式
砂輪未修到位:重新按正確方案修整砂輪
工件相鄰直徑不同心
工件中心松動:檢查中心孔
工件中心不在中心線上:檢查中心孔
工件表面振紋
進給量太大:減小進給量
工件太長未有支撐:使用合適的支撐裝置
機床振動:檢查機床及周圍環(huán)境的振動情況
砂輪偏硬:選擇較軟的砂輪,提高工件轉(zhuǎn)速;修正速度加快,降低砂輪速度,加大冷卻液流量
工件以切入式進行磨削時,其圓度效果不佳
中心孔有毛刺,或不圓,或松動,或不夠深:檢查中心孔
工件被頂?shù)奶o:調(diào)節(jié)尾架彈簧
冷卻液流量不夠:調(diào)節(jié)冷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