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紅薯苗生長適合的溫度為20~25度,低于20度就要加大柴火的燃燒,并蓋好塑料油布。高于25度要減少柴火,也可揭開塑料油布,加強通風(fēng)降溫。一般來講,二月初期點火,每天早晚各燒一個小時左右,15~20天后即可停火,溫度的影響已基本不大。紅薯苗在陽光、溫度、濕度控制較好的情況下約15天后開始鉆出土層,由于薯塊較密,看上去整個場地仿佛抬高了似的。這時應(yīng)在圍墻上搭上木板,人站上去,小心翼翼的將土塊掀起,并用手將它捏碎,均勻的撒好,這樣可減少薯苗生長時的壓力,也利于保墑,有助于薯苗的生長。紅薯苗在夜間生長快,但是由于白天和夜晚溫差較大,所以晚上應(yīng)將塑料油布遮嚴,同時可鋪上一層草墊子,防止溫度的下降太快,不利于薯苗的生長。
提取的這種春薯苗,薯苗較短(一般育薯苗時,蓋在紅薯上面的細沙土在5~6㎝左右,這段薯苗正適合埋在土壤中),則需要直插。如果扦插過深,一方面扦插時溫度低,薯苗生長慢且不發(fā)旺;另一方面“小疙瘩”下面結(jié)薯塊后,薯塊離土壤表層遠,不容易吸收外部空氣中的養(yǎng)分,并且在秋天薯塊膨大時,因溫度逐漸降低,從而影響薯塊吸收熱量而造成減產(chǎn)。當然扦插過淺,既不抗旱,也影響上一層根系扎根結(jié)薯。
(10)貯存
早中熟品種8月底9月初開始收獲,遲熟品種10月中旬開始收獲。遲收獲期在降霜之前。禁止雨天收獲。收獲時要輕挖、輕裝、輕運、輕卸,防止薯皮和薯塊碰傷。貯存要求溫度在10-15℃,空氣相對濕度在85%-90℃,貯存場所應(yīng)清潔衛(wèi)生,做好防鼠、防毒工作。同時要有保溫措施,防止傷和擠壓,并注意通風(fēng)散熱。主要營養(yǎng)價值
紅薯是一種營養(yǎng)齊全而豐富的天然滋補食品,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多糖、磷、鈣、鉀、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8種氨基酸。據(jù)科學(xué)家分析,其蛋白質(zhì)的含量超過大米的7倍;胡蘿卜素的含量是胡蘿卜的3.5倍;維生素A的含量是馬鈴薯的100倍;糖、鈣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含量皆高出大米和面粉。
⑵爛紅薯(帶有黑斑的紅薯)可使人中,不可食用。
⑶紅薯等根莖類蔬菜含有大量淀粉,可以加工成粉條食用,但制作過程中往往會加入明礬。若過多食用會導(dǎo)致鋁在體內(nèi)蓄積,不利健康。
⑷紅薯含有“氣化酶”,一次不要吃得過多,而且和米面搭配著吃,并配以咸菜或喝點菜湯即可避免燒心、吐酸水、肚脹排氣等現(xiàn)象。
紅薯文化諺語
“紅薯湯紅薯饃,離開紅薯不能活”,六、七十年代紅薯是河南人的主要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