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體質熱的人是不是不能灸?
答:灸具有雙向調節(jié)功能,經過經絡的傳導,來調整身體的寒熱虛實。
施灸,《類經》說“因其勢而解之、散之、升之、揚之,如開起窗,如揭起被,皆謂之發(fā)”,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腠理宣通,從而達到“火郁發(fā)之”的散熱祛邪外出的目的,所以稱“火有拔山之力,開門之功”。所以,大家不必害怕,我們身體的功能很神奇,正氣內生,寒熱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熱性之人可灸!
比如,我對于扁桃體發(fā)炎,咽喉疼痛牙痛的患者,灸大椎,大部分患者會感覺咽喉有濕潤感,癥狀減輕。
艾灸要注意哪些事項
艾灸不可過量,一般一周3次左右,一次不超過3個部位,每個部位20分鐘即可。
多次艾灸過后可能出現口干、咽干、咽痛、眼癢、流淚、鼻干、流涕等上火癥狀,或、嗜睡、等癥狀。上述癥狀多較輕微,部分癥狀可能為灸療起效的反應,多不必處理,休息1~2天后可自行緩解。
艾灸后可多喝溫水,在施灸過程中注意房間的通風及保暖,選用陳艾,以減少艾煙及其揮發(fā)物的含量。
艾灸是居家保健中便于操作且副作用小的可靠方法,其灸量、灸材、灸法多有講究,應循序漸進,以身體舒適為度,切不可急于求成,造成艾灸傷害。
若疾病較嚴重或發(fā)生病情變化,切不可,盡早前往。
新艾與陳艾對艾灸的功效有影響嗎?
確實艾的新陳對艾灸的功效會有顯著的影響。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凡用,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因此艾灸所用的艾絨或的材料以陳艾為上品,而且越陳越好,所以艾絨或制成后應該經過一段時期的干燥貯藏才能使用。
用陳艾不用新艾的道理是什么?
因為新艾所含的揮發(fā)油比陳艾多,燃燒快、火力猛、燃著后不易熄滅,令人灼痛,而且艾灰易脫落,容易起泡,此外新艾燃燒后的煙也比較大,刺激性強。
反之,陳艾所含的揮發(fā)油少,易滅,燃燒比較緩慢,火力溫和,大大減少艾灸過程中的灼熱感,而且煙少不易掉灰。這就是艾灸用陳艾不用新艾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