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作為接種污泥可用于淀粉、淀粉糖、檸檬酸、酒精、啤酒、造紙、蛋白、食品、味精等行業(yè)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高負荷厭氧反應器(IC、EGSB、UASB等)的啟動運行。因此,反應器內(nèi)pH值范圍應控制在產(chǎn)菌適的范圍內(nèi)。由于不同性質(zhì)的廢水有不同的pH值,為了保證反應器內(nèi)pH值的穩(wěn)定,防止酸積累而產(chǎn)生的對產(chǎn)菌的抑制,可采用向廢水中添加化學藥品如NaHCO3、Na2CO3、Ca(OH)2等物質(zhì)。混合物中有機物含量VSS大于60g/L;菌泥有機含量VSS/TSS大于0.75±0.1;有效污泥顆粒度90%以上;沉降速率:50-150m/h;顆粒直徑0.3-3mm;污泥產(chǎn)活性一般大于0.3KgCODremoved/KgVSS.d。
文章根據(jù)國內(nèi)外對其的新研究成果對厭氧顆粒污泥的形成機理、特性以及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闡述。廢水中的厭氧處理主要是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來達到處理的目的,不同的微生物生長也需要不同的溫度范圍。厭氧反應器的容積負荷、上升流速和去除率均分別高20kgCOD/m3.d、5m/h和 90%。厭氧顆粒污泥體型規(guī)則呈球形,VSS/TSS≥0.7,沉降速度50-150m/h,粒徑0.5-2mm,顆粒度大于90%,大比產(chǎn)速率≥400mlCH4/gVSS.d。
厭氧處理過程中,水解產(chǎn)酸菌對pH值有較大的適應范圍,而產(chǎn)菌則對pH值的變化敏感,其適pH值范圍是6.8-7.2.如果反應器內(nèi)的pH值超過這個范圍。則會導致產(chǎn)菌受到抑制,并出現(xiàn)酸積累,進而使整個反應器酸化。厭氧顆粒污泥的主要評價指標有色澤,污泥濃度,污泥活性,粒徑,強度,沉降性能等等。實際為兩種的混合物居多。厭氧顆粒污泥外形規(guī)則球形,強度高,泥水分離效果好,沉降性好。厭氧反應器的容積負荷、上升流速和去除率均分別高20kgCOD/m3.d、5m/h和 90%。厭氧顆粒污泥體型規(guī)則呈球形,VSS/TSS≥0.7,沉降速度50-150m/h,粒徑0.5-2mm,顆粒度大于90%,比產(chǎn)速率≥400mlCH4/gVSS.d。
同樣以IC反應器為例,對于產(chǎn)活性正常的厭氧污泥來說,通常污泥負荷的佳范圍為0.2-0.4kgSCOD/kgVS.d,大的污泥負荷則不宜高于0.55kgSCOD/kgVS.d,當然不同的行業(yè),不同的水質(zhì),其佳和大的負荷范圍會有所差異。厭氧顆粒污泥可以做其它新建厭氧處理的接種污泥,還有就是接種,在厭氧的環(huán)境中對水質(zhì)進行處理。污泥的厭氧消化是利用厭氧微生物經(jīng)過水解、酸化、產(chǎn)等過程,將污泥中的大部分固體有機物水解、液化后并終分解掉的過程。接種后應該保持相對較低的上升流速,待顆粒污泥沉降速度提高后,再逐步增加水力負荷和容積負荷。對于含鈣較高的廢水,由于顆粒無機化較嚴重,顆粒的比重較大,沉降性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