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等溫退火
應用于鋼和某些非鐵合金如鈦合金的一種控制冷卻的退火方法。對鋼來說,是緩慢加熱到 Ac3(亞共析35CrMo鋼)或 Ac1(共析鋼和過共析鋼)以上不多的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鋼奧氏體化,然后迅速移入溫度在A1以下不多的另一爐內,等溫保持直到奧氏體全部轉變?yōu)槠瑢訝钪楣怏w(亞共析鋼還有先共析鐵素體;若將該類鋼的熱鋼錠或鋼坯在冷卻過程中放入700℃左右的等溫爐內,保持等溫直到珠光體相變完成后,再出爐空冷,則可免生裂紋。過共析鋼還有先共析滲碳體)為止,最后以任意速度冷卻下來(通常是出爐在空氣中冷卻)。等溫保持的大致溫度范圍在所處理鋼種的等溫轉變圖上A1至珠光體轉變鼻尖溫度這一區(qū)間之內(見過冷奧氏體轉變圖);具體溫度和時間,主要根據(jù)退火后所要求的硬度來確定(圖2)。等溫溫度不可過低或過高,過低則退火后硬度偏高;過高則等溫保持時間需要延長。鋼的等溫退火的目的,與重結晶退火基本相同,但工藝操作和所需設備都比較復雜,所以通常主要是應用于過冷奧氏體在珠光體型相變溫度區(qū)間轉變相當緩慢的合金鋼。后者若采用重結晶退火方法,往往需要數(shù)十小時,很不經濟;采用等溫退火則能大大縮短生產周期,并能使整個工件獲得更為均勻的組織和性能。等溫退火也可在鋼的熱加工的不同階段來用。例如,若讓空冷淬硬性合金鋼由高溫空冷到室溫時,當心部轉變?yōu)轳R氏體之時,在已發(fā)生了馬氏體相變的外層就會出現(xiàn)裂紋;若將該類鋼的熱鋼錠或鋼坯在冷卻過程中放入700℃左右的等溫爐內,保持等溫直到珠光體相變完成后,再出爐空冷,則可免生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