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播種繁殖多用于大面積綠化用苗或制作叢株式盆景。秋季采收種子后,去掉外種皮曬干,當年即可冬播或在次年春播。若春播,必須先進行混沙層積催芽。嚴重時發(fā)病率達到80%,一般在每年6月上旬出現(xiàn),7月中旬至8月下旬病斑迅速擴大,病葉枯死。播種時,將種子胚芽橫放在播種溝內(nèi),播后覆土3厘米-4厘米厚并壓實,幼苗當年可長至15厘米~25厘米高。全紅楊秋季落葉后,即可移植。但須注意的是苗床要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段,以防積水而使幼苗近地面的部分腐爛。銀杏干枯病,又稱銀杏胴枯病。發(fā)生病害后,樹皮上產(chǎn)生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并日漸腫大,樹皮縱向開裂。春季,在受害樹皮上,可見許多枯黃色的龐狀子囊抱子座。雄球花葇荑花序狀,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藥常2個,長橢圓形,藥室縱裂,藥隔不發(fā)。當天氣潮濕時,可從疣狀子座內(nèi)擠出一條條淡黃色或黃色卷須狀的分生孢子角。秋季,子座變枯紅色到醬紅色,中間逐漸形成子囊殼。隨病斑蔓延,樹狀可成環(huán)狀壞死,后導致枝條和植株。銀杏早期黃化病是由缺鋅引起的一種生理病害。發(fā)病葉片邊緣出現(xiàn)淺黃色病斑,有反光;隨后,病斑向葉基擴展,逐漸半只葉片枯黃;后,葉片轉(zhuǎn)為褐色、灰色,枯死或提前落葉。發(fā)生情況:黃化病的發(fā)病原因及病斑的擴展與天氣狀況無關(guān),而是由于圃地長期施用化肥,很少施用有機肥,造成土缺鋅,腐殖含量低、肥力差。銀杏木材質(zhì)具光澤、紋理直、結(jié)構(gòu)細、易加工、不翹裂、耐腐性強、易著漆、掘釘力小,并有特殊的藥香味,抗蛀性強。嚴重時發(fā)病率達到80%,一般在每年6月上旬出現(xiàn),7月中旬至8月下旬病斑迅速擴大,病葉枯死。

園林銀杏 園林種植(3張)銀杏樹高大挺拔,葉似扇形。冠大蔭狀,具有降溫作用。葉形古雅,壽命綿長。無病蟲害,不污染環(huán)境,樹干光潔,是有名的無公害樹種、有利于銀杏的繁殖和增添風景。上述各項措施要配合使用,如果遮蔭條件良好就可以少用藥或不用藥,莖腐病危害也會減輕。適應性強,銀杏對氣候土壤要求都很寬范。抗、抗火災、抗有毒氣體。銀杏樹體高大,樹干通直,姿態(tài)優(yōu)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樹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