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地鍋傳奇是以農(nóng)家地鍋,燒柴取火,有從業(yè)十余年的酒店專業(yè)師傅田燕青先生研制獨特秘方,農(nóng)家大鐵鍋,現(xiàn)場,炒,燉為主的特色農(nóng)家風味飯店,現(xiàn)場炒制,兼承(綠色,營養(yǎng),健康)的宗旨。
現(xiàn)代地鍋源于微山湖畔,已有三百余年的歷史,流傳至今。過去都在自家小院里用石頭壘灶,放上大鐵鍋,擱了菜,貼上鍋貼,擱了菜,貼上鍋貼,圍爐而坐,席地而吃,因此稱為地鍋。
地鍋傳奇為你介紹:土灶拾憶
故鄉(xiāng)的土灶也是農(nóng)民生活和幸福指數(shù)的晴雨表。每到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鄉(xiāng)下的灶頭總是開始燒得紅紅火火的。從年前的農(nóng)歷二十三開始送灶神上天,家家戶戶就會利用大鍋和蒸籠蒸大人小孩喜歡吃的米糕,有的家庭還蒸上糯米粉自己打年糕。凡殺豬宰羊,殺雞殺鴨的人家,必須用的熱水等大都也是用土灶的大鍋燒,然后用來泡雞泡的,成為永遠忘不了春節(jié)記憶。到了年三十晚上,土灶就會在主人操作下大顯身手,用它炒菜、煮湯、蒸糕等,鄉(xiāng)下人氣大部分砌的是三眼灶,可以放三口大小鐵鍋。年飯的炒菜是不可少的,而從土灶上炒的菜似乎特別的好吃,煮的飯也特別香,其飯下的鍋巴稍放點油或加點糖,吃起來實在是美不勝收的佳肴。地鍋傳奇為你介紹:土灶拾憶在江南的鄉(xiāng)下,土灶的煙囪一直要伸出屋頂。
一對一教學,歡迎您來實地考察,滿意后再學習!
地鍋傳奇為你介紹:地鍋牛肉
牛腩肉(選用帶筋皮的部分)、紅蘿卜各400克,地鍋餅10個。調料:八角、姜、郫縣豆瓣醬各3克,醬油、花椒、蔥各2克,桂皮5克,色拉油100克,高湯1500克,香蔥花4克。制作編輯1.牛腩洗凈,切成重約20克的大塊,用清水沖漂1小時,去掉血污。2.炒鍋上火,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蔥、姜炒香,加入牛腩,小火煸炒至肉質開始發(fā)白,加入八角、花椒、桂皮、豆瓣醬,繼續(xù)小火煸香,加入高湯和醬油,大火燒開,改用文火煨制90分鐘,離火備用。3.紅蘿卜切成重約10克的滾刀塊,下鍋煮熟,撈出后放入地鍋內(nèi)。4.平底鍋內(nèi)放入剩余的色拉油,燒至五六成熱時,放入地鍋餅,小火煎3-5分鐘,至一面色澤金黃色,取出擺放在地鍋四周,將加工好的牛腩倒入地鍋內(nèi),上面撒上香蔥,上桌后點燃地鍋下面的酒精即可。清遠一些廚師將傳統(tǒng)地鍋菜的做法加以改良,從而推出了地鍋雞、地鍋魚、地鍋牛肉等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