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赤眼蜂
成蟲0.8毫米,眼赤紅色,故名赤眼蜂。成蟲壽命20~25℃時4~7天,30℃以上時1~2天。雌蜂平均產(chǎn)卵42粒,在害蟲卵內(nèi)產(chǎn)卵,幼蟲孵化后取食卵液,殺滅寄主卵,7~12天繁殖一代。雌蜂產(chǎn)卵25~28℃,相對濕度60~90%為宜。20℃以下以爬行為主,活動范圍變小,水平擴散半徑減小,25℃以上時,赤眼蜂水平擴散半徑可達10米。放蜂1~4天內(nèi)降大雨,對寄生效果有不良影響。瓢蟲按食性劃分菌食性柯氏素菌瓢蟲(Illeiskoebelei)亦稱為黃瓢蟲。
應用范圍:
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甘藍夜蛾、斜紋夜蛾、棉鈴蟲等蔬菜、花卉及農(nóng)作物上的鱗翅目害蟲。
腫腿蜂
腫腿蜂為體外寄生蜂,其寄生活動可分為5個步驟:(1)麻1痹寄主;(2)取食發(fā)育;(3)清理寄主周圍環(huán)境;(4)產(chǎn)卵;(5)育幼。腫腿蜂用尾刺蟄刺寄主注入蜂毒,將寄主麻1痹后,拖到隱蔽場所,然后守衛(wèi)警戒。腫腿蜂通過取食寄主體液補充營養(yǎng),為產(chǎn)卵作準備。有些小型昆蟲,在腫腿蜂蟄刺取食過程中就已死1亡;推測麗蚜小蜂可能在產(chǎn)卵時在寄主體表存在某些標記,或能夠感受到已被寄生的寄主生理狀況的改變,從而可以100%避免自我再寄生。而一些體型過大的寄主,不能被其麻1痹產(chǎn)卵。
天敵昆蟲
天敵昆蟲是一類寄生或捕食其它昆蟲的昆蟲。它們長期在農(nóng)田、林區(qū)和牧場中控制著害蟲的發(fā)展和蔓延。天敵昆蟲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對于某些害蟲發(fā)生、成災起著制約作用,對于維持生態(tài)平衡、保持物種多樣性起著重要作用。
常見的天敵昆蟲石門臺自然保護區(qū)基本上都有,如螳螂,蜻蜓,虎甲,步甲以及瓢甲等均較為豐富二值得一提的是寄生性天敵昆蟲也較為豐富。
生物生活史
瓢蟲一生要經(jīng)歷4個蟲期:卵、幼蟲、蛹和成蟲。
卵:通常是卵形或紡錘形的,顏色從淺黃色到紅黃色,不同瓢蟲種類中,卵的長度0.25~2.00mm不等。
幼蟲:卵孵化后,爬出來的小幼蟲會停在卵殼上,通常幾個小時,至多一天,等待體表、口器等硬化。隨后小幼蟲分散覓食。通常有3次蛻皮而把幼蟲分為4個齡期。蛻皮前停止取食,用它尾部的肛器固定在基質(zhì)上,頭向下而蛻皮?;记?,4齡幼蟲不食不動。如遭干涉,體可立起來,但有時未見有外來影響,它也可挺立起來。有些人把這一時期單列為“前蛹期”。瓢蟲瓢蟲為鞘翅目瓢蟲科(學名:Coccinellidae)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艷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1斑點。
蛹:即在化蛹時把幼蟲的蛻皮殼蛻在與基質(zhì)相粘的一端。在生長季節(jié),多數(shù)瓢蟲的卵歷期為2~4天,幼蟲9~15天,蛹4~8天,從卵到成蟲出現(xiàn)需16~25天。
成蟲:剛羽1化成蟲的鞘翅非常柔軟,淺色沒有斑紋。鞘翅上的斑紋逐漸出現(xiàn),有時是幾分鐘,幾小時,甚至幾天或幾周。在野外,瓢蟲的壽命各不相同,一些休眠期較長的種類,成蟲可生存1年左右,生活兩年也較常見。有些成蟲如果沒有合適的產(chǎn)卵條件,成蟲可以不產(chǎn)卵而度過第二個冬天。麗蚜小蜂形態(tài)特征麗蚜小蜂體微小,扁平,中胸三角片前突出,明顯超過翅基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