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干式排渣機是煤粉爐底渣處理設備,用于對熱渣進行冷卻和輸送。在其前后設置渣井和渣倉等設備,可組成整套干式排渣系統(tǒng),實現(xiàn):收集→預破碎→輸送并冷卻→破碎→存儲→定期排泄等整個底渣處理流程。
干式排渣機又叫干式除渣機,簡稱干渣機。1、殼體部分由外殼、溢水斗、上層運行水槽、下層回行底槽、疏水管、鏈條限位裝置、鏈條噴水裝置、動力驅動平臺、張緊裝置系統(tǒng)、冷卻水系統(tǒng)、移動框架、地基鋼軌等部分組成。經(jīng)不完全統(tǒng)計 ,截止到2014年02月,我國干渣系統(tǒng)裝機超過540臺套,其中1000MW級56臺,600MW級136臺。300MW級223臺,300MW以下機組132臺。尤其是近幾年我國西北部缺水地區(qū),新建機組多數(shù)以干式排渣機為主要除渣設備。其發(fā)展歷程如下:
早由日本川崎重工株式會社發(fā)明 ,但并未得到實際應用。還有一種美國UCC公司的PAXTM干式負壓爐底除渣系統(tǒng),也沒有得到推廣。
1987年,意大利MAGALDI(馬加爾迪,MAC)公司研制了網(wǎng)帶干渣機 。2000年后我國開始自主研發(fā)網(wǎng)帶干渣機,并做了大量創(chuàng)新。
2000年,原英國克萊德貝爾格曼(現(xiàn)德國)公司研制了鏈板干渣機(DRYCON) 。
.4.1 作5 Hz、20 Hz、30 Hz、40 Hz的調速運行試驗,每個頻率段運行 2小時。
4.4.2 記錄各頻率段的電機功率、電流、電壓、轉速、溫升,軸承座的溫升,環(huán)境溫度,張緊輥筒、鏈軸的位移等。記錄表同 4.3-1
4.4.3 試驗后的檢查
4.4.3.1減速機
(1) 密封件、軸承是否完好無損,溫升是否正常。
(2) 輸出軸及結合面有無滲漏。
4.4.3.2軸承座
(1)緊固螺栓有無松動。
(2)密封面有無滲漏。
4.4.3.3輸送鏈與箱體兩側的防跑偏輪的間隙是否均勻,與托輥、托輪的磨損情況。
4.4.3.4輸送鏈、輥筒的磨損情況。
4.4.3.5輸送鏈鋼板重疊部分的磨損情況。
4.4.3.6清掃鏈的連接螺栓是否松動。
4.4.3.7清掃鏈刮板與底板的磨損情況。
4.4.3.8清掃鏈有無發(fā)生卡鏈、掉鏈現(xiàn)象。
檢驗結果記錄于表 4.4-1
4.4.4 干渣機連續(xù)空負荷運行不少于 48 小時,并按表 4.3-1 作記錄。
表2.3-1 鋼帶試車前準備工作檢驗表序號檢驗項目檢驗結果1檢查所有非本設備物品,如螺栓、工具、焊絲等不可遺留在現(xiàn)場 2檢查所有軸承座緊固螺栓、潤滑脂和密封情況滿足運行要求 3檢查減速機潤滑油的牌號和油位 4檢查所有托輪、托輥與輸送帶接觸是否良好,是否轉動靈活 5檢查張緊機構導向板和尾部臺車是否處于自由狀態(tài)、移動靈活 6檢驗鋼帶的直線度、平面度以及與側向導輪的間隙 7檢查安全開關和零速開關是否完好。 8檢查過渡段輸送帶壓輪受力狀態(tài)是否良好 9檢查減速機旋轉方向是否正確 10啟動泵站,在4.0~6.5MPa范圍調整張緊壓力,使油缸張緊壓力值為5.5MPa。V型半敞開式結構,適用于進口法蘭連接而出口不需法蘭連接的爐下碎渣。 11在驅動滾筒和改向滾筒上,標記鋼帶兩側邊位置刻線,用于檢查跑偏情況 經(jīng)檢查合格,具備試運條件。操 作 員: 檢 驗 員: 檢驗日期: 年 月 日
空負荷運轉2小時試驗(20Hz) 見表2.3-2
a) 操作液壓系統(tǒng)使張緊鋼帶,啟動輸渣機,此時需記錄和采集以下數(shù)據(jù):
確定鋼帶初始位置,記錄初始值;
測量鋼帶張緊后鋼帶機尾部臺車位移量;
記錄啟動時電動機的功率、電流、電壓;
b) 待系統(tǒng)穩(wěn)定后,以15min為間隔觀察并記錄(表2.3-2)以下數(shù)據(jù)的變化情況:
鋼帶張緊后臺車位移量;
電動機的功率、電流、電壓;
溫升:每隔15min采集一次減速機、軸承座及室溫;
帶速:在尾部張緊段一次記錄20個承載板的走行時間,測量五次,取算術平均值。
表2.3-2 鋼帶空負荷運轉2小時試驗記錄表 (頻率 Hz、張緊壓力 MPa) 時間min
項 目0153045607590105120張緊壓力(MPa) 鋼帶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