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按摩哪里可以快速入睡呢?
睡不著覺在現(xiàn)代人中是比較多見的。很多人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睡不著覺的癥狀。睡不著覺是非常痛苦的,如果睡不著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理療的話,就會導致身體上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其實睡不著覺的人可以通過按摩一些穴位,那么按摩哪里可以快速入睡呢?
1、用中指指端輕輕按揉兩眉頭連線中點處的印堂穴,約2分鐘,具有鎮(zhèn)靜的作用。
2、用食、中指兩指指端輕輕按揉兩眉頭凹陷處的攢竹穴,約1分鐘,具有清醒肝明目的作用。
3、用雙手中指指端輕輕按揉眉稍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1寸凹陷處的太陽穴,約1分鐘,具有醒腦安靜的作用。
4、用雙手中指指端輕輕按揉耳垂后的凹陷,約2分鐘,具有鎮(zhèn)靜助睡的作用。
5、用雙手拇指羅紋面緊貼在兩眉頭處,然后在眉之上方同時作左右來回抹動,約半分鐘,具有安靜助睡的作用。
6、用雙手食、中、無名、小指指端分別放在兩側耳尖直上兩橫指處的率谷穴,進行前后來回推動,約半分鐘,具有除煩鎮(zhèn)靜的作用。
7、用拇指端羅紋面輕輕按揉腕部橫紋上兩橫指處的內關穴,約1分鐘,雙手交替,具有寧心的作用。
8、用拇指指端輕輕按揉小指側腕部橫紋頭凹陷處的神門穴,約1分鐘,雙手交替,具有助睡的作用。
推拿按摩的幾種方法
1.指摩
用拇指的指腹平伏在身體某部位或穴位上做回旋摩動,單手或雙手均可。雙手摩時,二指的動作要協(xié)調,著力要一致。在背部操作時,拇指平伏接觸皮膚,其余四指放松,拇指靈活而協(xié)調地回摩,自中心向四周慢慢擴展,周而復始,頻率可在60~100次/分。穴位雙指摩時,拇指平伏緊觸穴位,其余四指不接觸皮膚,自然展開微屈,用腕力帶動拇指做回旋摩動,頻率在100~200次/分,但移動幅度較小。另有四指摩膻中穴,拇指自然屈曲,其余四指并攏,指腹著力于膻中穴上,做回旋摩動,頻率在120次/分左右。
2.掌摩
用全掌平伏在身體某個部位的皮膚上做摩動。著力要均勻,一般用單手操作,頻率為30~60次/分。常用于面積較大的部位,如腹、背、腰、臀部。如腹部掌摩,要沿順時針方向摩動,并自中心逐漸向四周擴展,周而復始。
4.四指推法
此法用單手操作。用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的指腹接觸皮膚,掌指、指間關節(jié)伸開并微屈,腕部伸屈,靈活擺動,運用腕力和指力。拇指起固定方向的作用,主要運用于頸、肩、頭、四肢等部位。
5.掌推
用手掌在身體上推動,將手掌平伏在皮膚上推動。多用于胸腹部,在腹部推時需隨呼吸起伏,當人呼氣開始,即向上推動,吸氣時放松,反復進行。另有用掌根部大小魚際緊貼肢體,著力推動,從肢體遠端向近端,然后收回原處,反復推動。掌推常用于肢體腫脹,可促進血液、淋巴回流。
按摩的好處與壞處
?。褐嗅t(yī)指用手在人體上按經絡、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進行理療。又有“按蹺”、“蹺引”、“案杌”諸稱號。,為一種非藥的自然療法、物理療法。通常是指醫(y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于病患的體表、受傷的部位、不適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體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以期達到疏通經絡、推行的氣血、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理療的效果。
如果運用得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理療的效果。即使沒有生病,也能有強身健體的功效。
但是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適宜、按摩。如果沒有醫(yī)學常識而做,反而會給身體帶來傷害。
中醫(yī),沒有基礎可以學嗎,可以自學嗎?
學習中醫(yī)按摩,首先我們必須要學習功夫,有了基本功才能提高自身素質,同時要學習和掌握中醫(yī)基礎知識和人體各部位的穴位,以及按摩手法,這樣很快就能運用到中醫(yī)臨床實踐中。各種病癥,只要有決心、恒心,就一定能成為一名中醫(yī)保健醫(yī)生。
起初學習時可能覺得有點好奇,自然很用心地學習,但當好奇心過后,練功中吃的苦,再加上學習中帶來的苦悶等等,也許你會半途而廢而放棄學習。實際苦中有樂,只要自己喜歡就往前走,只有追求,就有成就。人在苦中才能磨練出來。
我在這里可以跟們說說我的體會:我是怎樣學會中醫(yī)按摩的。我除了參加正規(guī)的學習和培訓外,中醫(yī)知識和手法大部分都是我自己學習和苦練出來的,我主要首先學習、掌握中醫(yī)基礎知識,練肘力、手力、指力。我練氣功,練定力,然后練手法。我在練手力時吃了不少苦,只要有時間就煉,在手閑時,不管是站著和坐著我就不停的練,練的都抬不起自己的胳膊。練指力時往桌子和墻壁上敲打(主要用指力點穴),手指腫腫的,當時真不想練了,可我想決不能放棄,而且要狠下心來苦練,雖然胳膊、手指又酸又疼,我就把它當作一種享受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