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六級壓榨榨油機榨圈的制作方法
榨圈是螺旋式榨油機主要零部件之一,其端面具有多個縫隙組成的出油槽,多個榨圈排列組合成榨膛,榨油機的榨螺安裝在榨螺軸上,并放置于榨膛內,榨油機運作時,將料胚送入榨膛內,通過榨螺上的旋轉的螺旋齒(螺紋)向前推進,并且榨螺的圓根直徑自進料端至出料端在整體上呈逐漸變粗的趨勢,使得榨螺與榨膛之間的空間逐漸變小,對料胚的擠壓力逐漸增大,從將料胚中的油脂逐漸擠壓出來,然后通過出油槽排出。在一些多級壓榨榨油機中,每一級壓榨均通過多個榨螺完成,各級榨螺的根圓直徑不僅在整體上呈越來越大的趨勢,且在同一級壓榨中榨螺的根圓直徑也是逐漸變大的,其中每一級壓榨中的后一個榨螺為錐形距圈,一方面用來進行高壓壓榨,另一方面用來連接根圓直徑不同的兩級榨螺。然而,相對于榨螺來講,目前對于榨圈結構的改進并不突出,特別是在六級壓榨這種多級壓榨過程中,并沒有結合各級的壓榨特點進行合理設計,導致壓榨效率不高、料餅殘油率高。
亞麻榨油機榨螺和榨圈組裝方法
亞麻榨油機榨膛由榨條和榨圈組成,榨螺或榨圈直徑,就可以明白多大型號的。
亞麻榨油機榨膛由榨條和榨圈組成,料胚由榨螺的螺旋逐漸推進受到二次壓榨,壓榨力的來源是:料胚由1-2節(jié)榨螺向前推進到3節(jié)榨螺,由于3節(jié)榨螺根徑逐漸增大(即牙形高度逐漸減小)螺紋逐漸加寬,從而榨螺與榨圈間的容積逐漸減小,進而將料胚推進到4節(jié)榨螺與5節(jié)榨螺處,榨膛容積增大,料胚被松散后繼續(xù)向前推進。
螺旋榨油機榨螺的安裝方法:螺旋榨油機榨螺安裝時,我們要把螺旋榨油機的榨螺細端向上的立起,然后將出渣梢頭及榨螺按號倒序排列依次裝于軸上,裝好后加上石棉墊片。為了防止油渣滲入內要鎖緊螺母,裝上軸承、調解螺栓,這些都完成后,要注意榨油機裝兩個軸承時大孔面均 靠在調節(jié)螺栓 的兩端面,榨螺整體裝齊后用兩個M42×2的螺帽背緊,背緊時注意兩個軸承的游隙。用手搬轉調節(jié)螺栓,可以靈活轉動就行了。
機器操作
機器正常運轉后觀察出餅情況, 如不出餅,可將榨螺再退出 1-2 圈,如還不出餅,應停機檢查,切記杜絕開倒車。用手搬動大皮殆輪,反轉幾圈再開機。故障排除后再進行壓榨。正常運轉時餅厚1-2mm,且成瓦片狀,手捏不粘,外面發(fā)皺,表面不帶油跡。并注意傾聽電動機聲音,以判斷負荷、潤滑、溫升等情況是否正常。
停車:正常停車應將料胚全部榨完,反復將榨螺退進數(shù)次,將榨膛中余料走完,將出餅放至厚,然后停機,若是停電或因事故突然停機,應先切斷電源,抽出放料擋板,用人力反轉大皮帶輪,使榨油反轉退出料胚,立即將榨螺抽出榨膛進行清理。若抽不出來,應把上榨籠拆掉,再將壓緊螺母松動,用螺絲刀逐個將園排松動、 清理,未經清理不得再行開車。
安全生產規(guī)則:
①機器運轉中,皮帶傳動部分應加防護罩(用戶自備,以確保安全生產。
②機器運轉中,禁止用手或金屬棒伸入料斗或撥弄出餅。
③在開車前或機器運轉中,嚴禁將榨軸擰到死點,以導致出渣捎頭與出餅圈接觸相互磨損。
④機器運轉中,電流不得超過 15 安培。
影響螺旋榨油機的出油率主要的因素就是作物的水分,其次是作物的溫度,再者就是客戶的操作經驗等,這三方面配合好就可以了。
影響產量的其他原因
①原料清潔度不夠,有砂子、雜質進入榨膛。
②螺旋軸或出餅口不光滑,影響進料、出餅,可用砂輪打磨,也可將谷殼等磨擦系數(shù)大的物料摻入餅中,加適當?shù)乃?,開機,慢慢地喂料壓榨,將出餅口磨光。
③螺旋軸轉速太高或太低,應調整轉速至符合規(guī)定為止。
④螺旋軸磨光,應更換零件。
這都是要大家注意的一些問題,在操作榨油機時仔細觀察榨油機的工作情況是很必要的。
螺旋榨油機在使用前要做好榨油機的檢查工作,該上潤滑油的部位要涂抹潤滑油,這樣不僅僅提高工作效率和出油率,更能減小零件的摩擦,減少榨油機易損件的更換頻率。
螺旋榨油機壓榨油料作物前,使用蒸炒鍋蒸炒一下,能很大的提高油料作物的出油率,例如芝麻與,葵花籽等,這一些都是含油量較高的油料作物,例如大豆,國內的大豆含有量比較低,一般螺旋榨油機用戶都會用冷榨來壓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