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安葬儀式致辭
逝者已矣,生者永悼。逝者雖死猶生,無論他留下什么,或者一切蕩然無存,唯有思念、記憶永存。離情別緒,魂牽夢縈。這里寄托了人世疲旅、天涯歸客的最后愿望,和親人傷感的思念,以及所有生者的祈禱。
人來于自然,歸于自然。這里是天成地就的故土,不論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都將一如既往地承擔撫慰靈魂的重任。
善事逝者,慰藉生者,我們把溫暖和關懷獻給您的親人,愿逝者安息,生者永憶。
一、 臨 終 咨 詢
1. 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之臨終禮儀咨詢服務。
2. 臨終時相關物品協(xié)助辦理及輔導流程。
3. 協(xié)助家屬安排臨終事宜。
4. 專業(yè)財稅及法律顧問提供各項咨詢。
5. 本公司各項外圍服務之介紹與說明。
二、入殮
1. 殯葬服務顧問備妥壽具并將壽衣擺飾妥當。
3. 殯葬顧問為其凈身更衣。
4. 引導家屬舉行入殮儀式。
三、接 運
1. 二十四小時接體專線4006-0123-077,全年無休。
2. 安排項目服務人員前往殯儀館協(xié)助辦理各項手續(xù)。
3. 接運車輛與服務人員抵達現(xiàn)場之接運服務。
4. 安排入冰柜或隨后入殮儀式之程序。
5. 協(xié)助家屬辦理服務之相關手續(xù)。
四、 靈堂布置
1. 由殯葬顧問為先人臨終開示、安置靈位,使初終之靈有所依歸。
2. 場地規(guī)劃并設置靈堂供親友憑吊。
3. 請家屬提供逝者照片或底片做放大遺像制作。
五、 治喪協(xié)調
1. 服務內容明細及客戶應有權益說明。
2. 項目服務人員配合家屬需求制定殯葬流程。
3. 根據(jù)家屬需求與能力提供各項禮儀用品建議。
4. 根據(jù)逝者身份及家屬情況協(xié)助撰寫訃聞,經家屬確認后印制。(家屬應提供家眷名單)
5. 為先人遺相放大,并裱框處理。(家屬提供先人底片或照片)
6. 配合逝者宗教信仰,適時提供專業(yè)之治喪事宜建議,并解答及解決家屬所提出之問題。
7. 追悼會現(xiàn)場整體設計及追悼會程序與家屬溝通協(xié)調。
8. 協(xié)助家屬選定治喪期間相關用品及輔導相關事宜。
六、 聯(lián)系
1. 追悼會現(xiàn)場整體設計并定案。
2. 確實執(zhí)行治喪協(xié)調之進度,并隨時回報家屬。
3. 追悼會整體布置擺設與相關物品之建議與溝通。
4. 完成所有追悼會所需物品準備與人員配置,請家屬確認。
5. 與家屬最后確認追悼會現(xiàn)場布置及所有追悼會后續(xù)相關流程。
七、 追悼會準備
1. 項目人員引領家屬認領。
3. 引導專業(yè)人員為其化妝。
4. 引導家屬舉行追悼儀式。
八、 奠禮
1. 播放音樂、營造整體氣氛。
2. 專業(yè)司儀主持奠禮程序,順利進行奠禮。
3. 協(xié)助告別廳工作人員進行追悼廳布置
4. 現(xiàn)場擺放花圈,懸掛挽聯(lián)
5. 殯葬顧問協(xié)助家屬接待親友來賓。
6. 來賓以誠摯的心向先人一一致祭。
7. 家屬率領全體親友順序瞻仰遺容。
8. 殯葬顧問依禮進行封棺。
9. 服務人員整理復原奠禮現(xiàn)場。
九、 火化進塔
1. 服務人員引導其推向火化爐。
2. 殯葬顧問引導家屬焚燒花圈、
3. 協(xié)助家屬焚燒紙
4. 火化場人員撿骨封罐,并由家屬確認后領回。
十、 后續(xù)關懷
1. 核對確認各項費用,由項目服務人員向家屬說明費用明細并結清。
2. 于百日、對年將近時寄發(fā)通知函提醒家屬,并提供咨詢服務,解答相關流程之進行、應準備項目及應注意事項。
十一、 服務內容補充說明
1. 本服務內容包含所載項目內所有人員之服務項目。
2. 本服務內容全程由專業(yè)人員負責承辦。
3. 本契約內容不含政府規(guī)費。
4. 會場布置依各地殯儀館場地及教堂或自宅搭棚設備為準。
武漢陵園墓地的風水要注意周圍的大環(huán)境,如果有山要看山的生氣如何,是青翠還是枯敗,是青翠則佳是枯敗則兇。確保清明、冬至等祭掃高峰時期群眾祭掃安全,成本價提供鮮花、電子鞭l炮等低碳文明祭掃用品和開展委托代祭服務。再者看它來勢如何,喜彎曲盤繞,忌直來直去。而在所有的方位中,很多人都將東方視為吉祥的方位,所謂的“紫氣東來”就是說明的這一點,但是墳墓的東方如果有建筑或者道路、橋梁等等,會對家人的運勢有什么影響呢?
1、東方有路直刺
如果說自家的墳墓的東方有路,而且如形刺向墳墓的話,那么此墳墓的所有后代就都要注意了,因為這樣的情況會使其所有的后代中的男性出現(xiàn)受損害的情況。
2、東方洼地
如果說,一個墳墓的東方出現(xiàn)洼地的話,那么就說明此家中男子多病,外死他鄉(xiāng),或在少年男女之中出現(xiàn)雷打、車壓死等情況,所以說,為了自己的后代著想,墳墓的東方一定不能出現(xiàn)洼地。
3、東方有南北走向的路
如果說那一座墳墓的東方有一條南北走向的路的話,那么其家人后代就一定要多加注意,因為在東方出現(xiàn)道路,不管路的長短,都會出現(xiàn)大的事故,導致家人死亡,路小者會出現(xiàn)傷身而死。
殯葬是人類自然的淘汰,是對死者進行處理的文明形式,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也是文化傳統(tǒng)的組成部分。殯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詞。殯一作停柩解,如《禮記》:夏后氏葬于東階之上殷人殯于兩楹之間周人殯于兩階之上;一作葬解,如《荀子》:'三月之殯。葬作藏解,如《禮記》:國子高曰:葬也者,藏也。中國人不直言死,多稱“仙去”、“老了”、“作古”之類,這些稱呼在挽聯(lián)中使用頻率尤高。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見也。是故,衣足以飾身,棺周于衣,槨周于棺,土周于槨?,F(xiàn)在的殯葬指的是處理死者的方法和對死者哀悼形式,包括發(fā)訃告、告別、開追悼會、致悼詞、送花圈挽聯(lián)、出殯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葬禮事項。 在一面多萬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祖國遼闊富饒的土地上,經過漫長的歲月,人們生活活動的擴大,原始人群逐漸被一種固定的生活集體所代替,出現(xiàn)了氏族公社的社會組織。在公社內部沒有人剝削人作人壓迫人的現(xiàn)象,沒有貧富不均,每個成員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葬禮問題上極為簡單,如一個成員去世后,后人不忍見死者腐壞,用柴草蓋上,埋在野外,既不挖墳墓,也沒有禮儀。隨著社會進步人們采用了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