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過分溺愛。
有時候,父母的精心呵護反而會“傷”了寶寶。
比如,有些父母,總怕寶寶走著會摔倒,會累著,于是喜歡用車推著寶寶或是抱著寶寶。這樣一來,寶寶活動量小,協(xié)調(diào)能力、大肌肉的鍛煉都不夠,活動能力就特別差。寶寶吃飯、穿衣、收拾玩具,家人總是包辦代替,會造成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寶寶和小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父母挺身而出,為寶寶討公道,這種看似對寶寶的愛,會使寶寶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對外面的社會。
其實,孩子有著驚人的適應能力。他們需要運動和交流,甚至稍微還要有一點冒險,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掘他們身上的各種潛能。
正確做法
1. 保證正確喂養(yǎng)姿勢
在自然狀態(tài)下,寶寶的身體貼著媽媽的肚子,鼻尖對著媽媽的,而不是嘴對著。等喂的時候,再把塞進寶寶嘴里。
一定要讓寶寶含住媽媽的整個和大部分,并且頭和身體要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2. 及時拍嗝
無論是哪種喂養(yǎng)方式,寶寶都會不可避免地吞進去一些空氣。所以媽媽要及時把寶寶豎抱起來拍嗝,排出額外的空氣,寶寶才不會脹氣和吐奶。
先在肩膀上放好口水巾,豎抱時一只手挽住臀部,一只手拖住頭部,大人的身體靠近寶寶,去貼近寶寶,輕輕抱起。寶寶的胸部和頭部的重量都會落在媽媽的肩膀和手臂上,像上圖一樣托好脖子和屁股的豎抱就沒有問題啦!
嬰兒哭是表達需求的一種方法,尤其是新生兒的哭鬧,很多父母猶豫要不要抱起哭鬧的嬰兒,擔心這樣會寵壞孩子。但事實上,這個階段的嬰兒是不會被寵壞的,應該盡可能的滿足他們的需求。
有的嬰兒的哭鬧并不是餓了,或者尿了那么簡單,有時候腸絞痛,腸痙攣會讓嬰兒非常不舒服,這時候不僅抱嬰兒,抱著嬰兒有節(jié)奏的搖晃是很有效的一種安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