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4關于配合面。外開中間扇和內開小扇通過外置門軸連接的端面為相互配合的斜面,能夠更好地將糧食壓力分散到內開小扇和門框上,減小外置門軸的壓力,延長外置門軸使用壽命,從而延長新型擋糧門的壽命。內開小扇、外開中間扇配合面與內開小扇外側面夾角為銳角。一方面能夠很好地分散糧食壓力到門扇上,同時,卸糧時需要向外打開外開扇時,糧食傳遞到內開小扇的側壓力大、正壓力小,向內推動內開小扇外置門軸端阻力小,打開更省力。上下層擋糧門之間采用錯搭方式,保證層與層之間有足夠的間隙,開關靈活,又能保證關閉時不漏糧。爬梯和卸糧口。擋糧門扇倉外側設有爬梯,中間外開扇上部設有卸糧口,方便人員向上攀爬打開上層擋糧門卸糧口進行出糧作業(yè)。
25秋冬通風降糧溫,在滿足允許通風降溫的條件時,秋冬季節(jié)應采取豎向或橫向等機械通風措施降低糧溫。通風判定條件按LS/T 1202標準執(zhí)行。北方地區(qū)可采用自然通風,利用氣溫低的環(huán)境條件,緩慢降低糧溫。春季隔熱保冷心,冬季通風后,春季宜做好倉房密閉隔熱,有條件可做糧面壓蓋,保持糧堆低溫。夏季應控制倉溫和表層糧溫。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qū),夏季利用糧堆冷心冷量,通過環(huán)流通風,降低糧堆表層和側壁的較高糧溫(糧堆熱皮)。其他地區(qū)可采取空調或谷冷機等人工冷源控溫。春夏交替季節(jié)應做好倉房或糧堆密閉隔熱,阻止外界熱空氣進入倉房或糧堆,防止在糧堆表層以及其他易受外界影響的部位發(fā)生結露。秋冬交替季節(jié)應隨外溫的下降適時通風,逐步降低倉溫、糧溫,減少溫差,薄膜密封糧堆必要時揭膜,預防結露。
32通風降溫系統:在選用風道時必須考慮倉房用途、進出倉作業(yè)形式、通風途徑比等因素。在一棟倉(廒間)內只能布置一種風道形式。應當按送風均勻、有效通風的要求選擇;風網工藝應簡單、對稱、風道出風面大、通風阻力小、施工或安裝、操作管理方便。風道沖孔板強度應能承受糧食或設備的載荷,篩板開孔率≥25%。通風設備使用應當、操作簡便,風機壓力應能克服通風系統的總阻力、風機風量應滿足換氣、降溫、降水、調質等不同通風目的的需要。降倉溫可選用軸流風機,每倉(廒間)一般選用2~4臺,建議安裝位置盡可能要高,通風時打開北窗、啟動南墻上的排風扇或打開倉房里端窗戶、啟動單側山墻的排風扇, 使冷風進倉大限度地帶走屋脊下三角地帶的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