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番鴨是什么鴨
一個朋友問我番鴨是什么。番鴨是近年來在農村興起的一種養(yǎng)殖項目。它屬于不同于普通家鴨的種類。它也被稱為鵪鶉鵝、鴨和紅嘴鵝。它具有體積大、生長快、耐粗飼料、易育肥、肉質鮮美、生產性能好等優(yōu)點。番鴨根據(jù)羽毛顏色可分為白色、黑色和黑白三種顏色,少數(shù)為銀灰色。羽毛顏色不同,身體形狀和外觀也有一些差異。番鴨品種白色番鴨有白色羽毛,粉紅色喙,紅色和厚頭肉瘤,鏈狀排列,彩虹色淺灰色和橙色腳。如果頭頂有一頭黑發(fā),那么嘴和腳上就有黑點。黑色番鴨羽毛為黑色,有深綠色光澤。只有在主翼羽或復合翼羽中,往往有一些白色羽毛。
飼料應該新鮮并妥善保存。
首先,原材料應該是新鮮的。第二,配料應該經(jīng)常混合和喂食。飼料混合后,應存放在通風干燥、避光的地方,以避免飼料中脂肪的氧化、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破壞、昆蟲侵蝕、老鼠和鳥的偷盜等。
飼料和地面之間放置一層防潮材料,防止飼料變硬、發(fā)霉和再次被污染。霉變飼料容易引起鴨和痢疾,從而降低飼料利用率。
此外,飼料倉庫和鴨舍應注意防止蟲害、鳥類和老鼠。嚙齒動物控制的直接效果是減少飼料損失和預防疾病,因為老鼠、蒼蠅和甲蟲可能成為沙門氏菌的攜帶者。一次性加工或采購的數(shù)量不應太大。
一次加工或購買的飼料數(shù)量不應太大。該批次應盡快用完,并經(jīng)常進料,以防止硬化和發(fā)霉。一些養(yǎng)鴨人為了節(jié)省勞動力或方便起見,往往一次加工配料或購買太多,儲存時間太長,導致一些營養(yǎng)成分的效力下降,這是一種無形的損失和浪費。進料儲存,出庫要有記錄。
飼養(yǎng)密度和分組
雛鴨的飼養(yǎng)密度應適當。如果飼養(yǎng)密度過高,會導致鴨舍潮濕、空氣污濁和雛鴨生長不良。如果密度太小,場館、人力等資源就會被浪費,從而降低效益。網(wǎng)上育雛的合理密度為:1-7日齡每平方米25-30只,8-14日齡每平方米15-25只,15-21日齡每平方米10-15只,22-28日齡每平方米8-10只。地面育雛的密度應該加倍。同時,注意冬季密度高,夏季密度低。
合理分組:每組飼養(yǎng)200-300只鴨,分別選擇雛鴨、病鴨和弱鴨進行精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