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小米原產(chǎn)于中國北方黃河流域,內(nèi)蒙古,東北地區(qū),主要集中在赤峰、通遼一帶。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屬于“粟文化”。粟生長耐旱,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國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小米又名粟,古代叫禾,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屬禾本科,中國北方通稱谷子,去殼后叫小米,它性喜溫暖,適應性強。粟適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qū)生長。其莖、葉較堅硬,可以作飼料,一般只有牛馬羊等大牲畜能消化。
還有一種原產(chǎn)于非洲的御谷,也叫“珍珠粟”(Pearl millet),英語中經(jīng)常和粟混淆。
小米失去了保護層,籽粒較小,糧堆孔隙度小,雜質(zhì)多,內(nèi)外氣體不易交換。小米一般含糠較多,糠內(nèi)含有較多的脂肪,高溫條件下易變質(zhì)、變味。當溫度和水分偏高時,會發(fā)熱霉變。發(fā)熱初期糧面濕潤,4~5天后米色顯著變淺,失去光澤,并產(chǎn)生脫糠現(xiàn)象,米堆內(nèi)米粒開始結(jié)塊,個別米粒開始生霉,糧溫上升加快。另外,也可將少量樣品加水潤濕,觀察水的顏色變化,如有輕微的黃色,說明摻有黃色素。再經(jīng)3~5天米色即發(fā)生霉變,變?yōu)楹稚?,有濃霉味?
小米蒸排骨材料:排骨200克,紅心紅薯1個約200克,小米半杯,調(diào)味料:料酒1大匙,生抽1大匙,糖1茶匙,鹽1茶匙,姜蒜粉1茶匙,蒜末1茶匙,姜末1茶匙
做法:
1、小米淘洗干凈加適量的水浸泡20分鐘
2、排骨洗凈,切小塊,加入調(diào)味料腌制20分鐘。
3、浸泡好的小米瀝干水分,加入1茶匙鹽,1茶匙姜蒜粉,拌勻。
4、將腌制好的排骨加入小米中拌勻
5、紅薯去皮切小塊,放入蒸碗內(nèi)墊底,表面鋪上排骨,移入蒸鍋,蒸30分鐘即可。
熬小米粥的訣竅
1.你要選擇新鮮的小米,不能是陳米,味道會差很多。
2.熬的時間一定要夠,至少也要半個小時以上。
3.不能偷懶,剛下米是要隨時攪一下鍋,防止糊底,一旦糊了底,這一鍋粥可就不能要嘍,文火熬時盡量少揭鍋蓋。
4.鍋中放足量水,不可中途加水,燒開。
5.待熬至半個小時以上,加入一點點食用堿,增加粘稠度,也更容易熬熟,不過加食用堿的小米粥,其口味會受到影響。(孕產(chǎn)婦嬰幼兒不建議放)
6.待米成花狀時,更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