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湖北一窩瘋食品有限公司設(shè)立扶貧工廠,主要以農(nóng)副產(chǎn)品為原料生產(chǎn)冷凍食品。以湖北特色面點小吃為例,既能單宴席主食,又能做自助餐分餐和早點小吃。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chuàng)始于清光緒年間(1875—1909年)。當(dāng)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名叫昌智仁,看到賣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chuàng)制新的早點品種。經(jīng)過反復(fù)琢磨,他請鐵匠打制干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nèi)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里炸,很快就作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
今天的面窩主要分布于武漢和湖北其它城市大街小巷的攤點,尤為武漢漢口老城區(qū)口味地道。今天在武漢三鎮(zhèn)都有一些特別的做法使得面窩別有風(fēng)味。比如在武昌自由路的戶部巷,謝榮德炸的面窩,配料講究,用的是大米,摻一定比例的糯米,用香麻油,加蔥花、芝麻、姜末作料。他不惜工本,做出的面窩自然與眾不同,一投入油鍋就香味四溢,吃起來更是焦脆適度、香酥并重,因而被人們譽為謝氏面窩。但這并不是傳統(tǒng)的面窩了。面窩除了米面窩外,還有炸豌豆窩、“苕面窩”(紅薯窩),中間是沒有洞的形狀,別有風(fēng)味。
1. 將大米、糯米和黃豆泡上一個晚上。2. 準(zhǔn)備好姜末、小蔥末和白芝麻。3. 將泡好的大米、糯米和黃豆加入少量的水磨碎成米漿。4. 在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鹽、小蔥末和姜末,攪拌均勻備用。5. 燒鍋油,油熱后將面窩工具放入油中潤一下。6. 在底部撒些芝麻。7. 再舀勺米漿放入其中,表面再撒些芝麻,放入鍋中炸,并將中間的孔用勺扒開。8. 兩面炸成金黃色后撈出擺盤。
面窩的制作方法要點:
1,面窩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姜,加入糯米是為了口感更好;加入黃豆是為了增香;大米、糯米和黃豆都要充分浸泡后磨成細(xì)米漿;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鹽、小蔥末和姜末調(diào)味,攪拌均勻后靜置十分鐘;
2.炸面窩是專門的工具,先放入油鍋中潤一下,撒些芝麻,放入準(zhǔn)備好的米漿;再撒些芝麻在表面上;放入油鍋時要注意用勺將中間撥一下,讓中間形成一個洞,炸至兩面金黃后撈出;
以上兩點是面窩制作的要點,如果把握好上述步驟,一定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面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