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融雪劑通常有兩種:一類為價格昂貴的有機融雪劑醋酸鉀,其融化積雪效果很佳,特別適用于機場融雪;另一類是傳統(tǒng)融雪劑,主要含有shi鹽氯化鈉,當融雪劑溶解在冰雪中,形成“化雪鹽”的水溶液,將鹽水的凝固點降低不少,這樣積雪和雨水不易結冰了。
目前,普遍使用的融雪劑主要成分由以往的氯化鈉變成了氯化鈣、氯化鎂,但這其實是“換湯不換藥”的舉動,因為它們都是鹽類,融化后的雪水一旦滲入到土壤中,將會把大量的可溶性鹽離子帶到植物根系周圍,從而導致植物淺層的根系,同時融雪劑會使土壤“鹽漬化”,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板結”。融雪劑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醋酸鉀為主要成分,另一類則是以氯鹽為主要成分。板結之后的土壤就不會再有恢復的機會了,更重要的是,含有融雪劑的雪水滲入地下會污染地下水,這種損失是無可彌補的。
所以鑒于這種情況,市場推出了環(huán)保型的融雪劑產(chǎn)品,該產(chǎn)品使用后對環(huán)境的影響大大減弱,更好地保護了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
融雪劑
滲透到土壤中的鹽類物質長時間地滯留而使土壤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氯化鈉型融雪劑融化后,Na 和Cl-在土壤中有較高的溶解度,容易在土壤中蓄積,導致土壤鹽度上升。如果地表徑流中含有大量的鹽分,流入水的密度上升,使得流入水滯留在湖泊的底層,從而抑制春季湖水對流運動的發(fā)生(Jones&Jeffrey,1992)。土壤鹽分增加的同時,土壤的理化性質也發(fā)生了改變。隨著氯化鈉的滲入,Na 通過離子交換置換土壤中Ca2 、Mg2 、K 等離子,高濃度Na 能分散土壤中有機顆粒和無機顆粒,會導致土壤的滲透能力下降,造成土壤板結(駱虹等,2004),而且地面漫流和土壤侵蝕都能加劇土壤滲透能力的下降(Ramakrishnaetal.,2005)。滲透到土壤中的鹽臨時滯留在土壤表面和地下水之間的一層滲透區(qū),不僅能夠影響到植物的生長而且也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土壤中蓄積的鹽分含量主要取決于滲透時間、滲透地點和滲透作用原理。融雪劑中的大部分離子主要蓄積在公路邊鄰近的溝渠底部(Gutiw&Jin,1998),而且含有大量淤泥和腐殖質的土壤更有利于融雪劑的蓄積。
當氯化鈉被有機物和膠體物質吸附時,能夠釋放土壤中的Cr、Pb、 Ni、Fe、Cu等重金屬,而且Na 濃度越高,釋放的越多。環(huán)保型融雪劑除成分比例為技術關鍵外,添加劑(助溶劑等作用)也保密。影響遷移主要因素包括離子交換能力、pH值的降低、氯絡合物的形成和膠體擴散(Backstrometal.,2004)。CMA影響土壤的方式不同于氯化鈉型融雪劑。CMA融化后進入土壤,使得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醋酸鹽離子,醋酸鹽容易被土壤微生物降解,產(chǎn)生CO2、H2O和碳酸氫鹽,形成金屬碳酸鹽沉積物。碳酸鹽和碳酸氫鹽提高了土壤pH值,使得金屬活性降低(Novotny,1998)。目前提出用CMA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