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按加工程序的不同又可分為粗豆油、過濾豆油和精制豆油。粗豆油為黃褐色,精制的大多數為淡黃色,粘性較大。在空氣中久放后,豆油油面會形成不堅固的薄膜。豆油較其它油脂營養(yǎng)價值高,我國各地區(qū)都喜歡食用。
目前的技術水平,食用油還是需要在三個月之內吃完的。如果食用油使用時間過長,推薦小方法篩查是否氧化:
1、用手指捻拭,聞一下是否有不新鮮的味道,乃至明顯的哈喇味。如果有就不要食用了。
2、觀察顏色:同一桶食用油食用一段時間發(fā)現顏色變深,或者有輕微的絮狀物就不要食用了。
3、打開食用油桶的蓋子直接聞氣味,有哈喇味,倒出油脂聞如果也有哈喇味那就已經發(fā)生氧化酸敗,不可食用。
常人一日三餐,這三餐的制作肯定缺不了食用油,但是目前食用油種類多,品牌雜,質量參差不齊,學會辨別食用油的好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下面推薦三點鑒油方法給大家。
一、看標識。按國家規(guī)定,食用油的外包裝上必須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質量等級、凈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必須要有qs標志。大豆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油酸32—36%,亞油酸51。生產企業(yè)必須在外包裝上標明產品原料生產國以及是否使用了轉基因原料,必須標明生產工藝是“壓榨”還是“浸出”。
二、看明亮度。透明度是反映油脂純度的重要感官指標之一,純凈的油應是透明的。一般高品質食用油在日光和燈光下肉眼觀察清亮無霧狀、無懸浮物、無雜質、無渾濁,透明度好。
三、看有無沉淀物。高品質食用油無沉淀和懸浮物,黏度較小。沉淀物俗稱油腳,主要是雜質,在一定條件下沉于油的底層。購油時應選擇透明度高、色澤較淺(但芝麻油除外)、無沉淀物的油。
大豆油營養(yǎng)素分析:
熱量 (899.00千卡)
脂肪 (99.90克)
維生素E (93.08毫克)
鈣 (13.00毫克)
磷 (7.00毫克)
鈉 (4.90毫克)
鎂 (3.00毫克)
鐵 (2.00毫克)
鋅 (1.09毫克)
銅 (0.16毫克)
食用油價格貴,很多人本著節(jié)儉的道理,炸過東西的食用油不舍得丟棄,會反復使用。這種行為大大增加了油脂中的致病物質并芘和丙二醛的含量。
并芘一般存在于煤焦油一類物質中, 多吃燒烤易致病,也是因為其中物質碳化、燒焦導致。而反復使用的食用油,每一次使用,都有食物的廢渣掉落,這些食物殘渣被反復油炸,導致并芘的出現,這樣也是油炸食物不宜多吃的原因之一。碩達在此說明,食用油開蓋之后如僅僅是輕輕地擰上蓋子,這樣做的后果是,三到五月之后油脂的過氧化值就會超過國家的標準(0。并芘是一種病誘導劑,其進入體內之后,經過代謝產生致病物質,導致基因變異,而且還會使胎兒出現畸形。
其次,反復使用的食用油,其中丙二醛含量大大增加,食用油經過反復高溫,其中的油脂結構被破壞,產生小分子物質丙二醛。
丙二醛是體內自由基氧化反應的產物,其破壞細胞膜,引起蛋白質反應和基因變異。屬于嚴重致病物質。甚至有報道稱食用油反復使用3次,其中的致病物質增加10倍,所以不管在外還是在家,油炸食物還是少吃。
餐飲企業(yè)的采購,在選購食用油的時候,可以選擇比較負責任的經銷商來選購。負責任的經銷商可以讓餐飲企業(yè)在使用食用油中出現任何問題都能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法,而如果經銷商不負責任的話,餐飲企業(yè)就會很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