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天津市民族樂器廠二分廠是以藏族樂器和各種少數(shù)民族樂器為主的民族樂器生產(chǎn)制造企業(yè)。兼營制作國內(nèi)各種民族樂器。該企業(yè)產(chǎn)品主要銷往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同時出口美國、日本、南非、智利等國。廣泛受到贊譽和好評。
琴頭長方柱形體,頂端雕以馬頭為飾,弦槽后開,槽長10厘米、寬1.5厘米,兩側(cè)各置一個弦軸。弦軸色木制,呈八方形錐狀體,軸長12.8厘米,軸頂圓球形。琴桿呈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后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上端雕有龍面裝飾,下端插入琴箱通孔中。皮面中央置木制橋形琴馬。要養(yǎng)成按規(guī)定指法來演奏的習(xí)慣,熟悉琴的把位和音位,逐漸達到“觸弦即準”的程度。張兩束黑色馬尾弦,兩弦由龍面鼻孔中穿出,系于琴底尾柱上。琴弓的弓桿木制,兩端拴以一束黑色馬尾為弓毛,弓長76厘米。此琴制作精細,琴箱四框外表雕刻出民族圖案花紋,通體髹以深棕色漆,馬頭、軸頂涂黑色漆,琴頭和琴箱正背兩面油漆彩繪云頭、花卉和富有民族風(fēng)格的圖案紋飾,古色古香,雅致大方。
馬頭琴的演奏方法與其它拉弦樂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夾在琴的里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獨奏或自拉自唱。弦軸又稱把子,采用黃楊木或琴桿木料制作,軸桿為圓錐體,軸柄呈圓錐形、八方形、瓜棱形或扁耳形,圓錐形軸柄外表刻有直條瓣紋,便于擰轉(zhuǎn),有的軸頂為圓球形。其發(fā)音柔和、渾厚而低沉,音色悠揚、醇美,富有草原風(fēng)味,因而有人形容說:“對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
扎木年的歷史也很悠久哦!
扎木年
扎木年的歷史也很悠久哦!我國藏族的傳統(tǒng)樂器。根據(jù)史料記載是藏文古代文獻《西藏王統(tǒng)紀》中,松贊干布賜宴時曾有藝人演奏樂器的記載,判斷出它是由傳來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也有學(xué)者考察認為是傳統(tǒng)樂器。傳統(tǒng)的扎木年,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馬子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在藏族民間這些部分還有其俗稱。其發(fā)音柔和、渾厚而低沉,音色悠揚、醇美,富有草原風(fēng)味,因而有人形容說:“對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多使用桑木、紅木、核桃木、木制作,以紅木制品為佳。在佛像,壁畫上面有很多的運用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