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洛麗塔藝術學校機構
嗵鼓(Tom Drum):左右手交替演奏。一般有三或四個音高由高到低的嗵鼓。因為音高明顯,在演奏中常用于配合其他樂器音高、華彩部分或為律動增加旋律性。
軍鼓 (Snare drum):一般為左手演奏,在內(nèi)容復雜多變和solo獨奏時左右手一起或交替演奏,有非常多的打擊方式和打擊位置,以邊擊和平擊為主,有些鼓手用右手作為常用手。在爵士鼓中作為主要的中頻音色,決定著整套鼓的風格,在演奏中有非常高的使用頻率。
在裝鼓之前把鼓的零件都擦拭一下。如汗水,清水,啤酒或其它的液體都可以縮短鼓的壽命。手上出的油會對镲片表面起到侵蝕作用,會使镲片失去光澤。在裝或拆鼓的時候,其實只要用毛巾把它們擦拭一下就好了,這就能對它們有保護作用。檢查所有的零件確保它們都上的很好,需要時常更換镲墊,確保固定镲片的鏍絲能很好的擰在镲架上。踩镲架子以及踩槌的踏板這些需要經(jīng)常運動的地方要隔一段時間上一次潤滑油,讓它們保持很好的運動。如果有些彈簧出現(xiàn)了刺耳的“吱呀”的聲音,那么就要把它們換掉。
許多家長認為架子鼓演奏起來聲音那么大,孩子還小,會不會對孩子耳朵等發(fā)育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其實,國外很多架子鼓領域的高手一般都是從小就開始接觸學習架子鼓的,我們也查閱了很多資料,架子鼓對孩子的發(fā)育,對耳朵等的影響是很微小的,不會影響到孩子的發(fā)育和成長??茖W研究表明:人的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右腦從事形象思維,也就是說,右腦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是藝術的。我國現(xiàn)在的教育體制所設計的內(nèi)容也主要是著重于開發(fā)左腦,在生活中孩子們也沒有更多的機會解除開發(fā)右腦。
正確的姿勢和練習方法也絲毫不能馬虎,因為當錯誤形成了習慣,改正起來會非常困難。當他們通過練習攻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進步時,當他們表演,受到表揚和贊賞時,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得到了培養(yǎng),因為他們有成功的體驗,有創(chuàng)造的快樂。而這些的前提是教師指導時,要如《綱要》所說:“要避免僅重視表現(xiàn)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的傾向。”只有讓幼兒有積極的情感體驗,讓他們有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學鼓才不會成為他們的沉重負擔。同時,要注意讓他們學會尊重別人,不因自己有點“本領”了,就驕傲自大,趾高氣揚,看不起比自己進展慢的幼兒。齊奏時則可有意識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