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高層鋼結構材料選用的基本要求
1、高層鋼結構所用鋼材的鋼種、鋼號、強度設計值、選用原則及所要求保證的機械性能、化學成分限值等以及連接所用的焊接材料、螺栓緊固件等材料的要求,除將鋼材的冷彎性能作為基本保證條件外,其它基本上與一般鋼結構相同,對厚板鋼材的強度設計值應按《高層建筑鋼結構設計與施工規(guī)程》的規(guī)定執(zhí)行。此外,Q235A1級普通碳素結構鋼只宜作次要的非焊接構件。
2、抗震高層建筑鋼結構的鋼材性能,還應滿足下述要求:
(1)鋼材屈強比不低于1.2,按8度和8度以上抗震設防的結構不低于1.5;
(2)有明顯的屈服臺階,伸長率大于20%,且有保持延性的良好可焊性;
(3)i甲、乙類高層建筑鋼結構的鋼材屈服點不宜超過其標準值的10%。
3、承重結構處于外露和低溫環(huán)境時,其鋼材還應考慮耐大氣腐蝕和避免低溫冷脆的要求。
今天小編特意給大家整理一下關于鋼結構的重要知識要點,希望對各位朋友有一定的幫助。
焊縫缺陷:
(1)未焊透:母體金屬接頭處中間(X坡口)或根 部(V、U坡口)的鈍邊未完全熔合在一起而留下的局部未熔合。未焊透降低了焊接接頭的機械強度,在未焊透的缺口和端部會形成應力集中點,在焊接件承受載荷時容易導致開裂。
(2)未熔合:固體金屬與填充金屬之間(焊道與母材之間),或者填充金屬之間(多道焊時的焊道之間或焊層之間)局部未完全熔化結合,或者在點焊(電阻焊)時母材與母材之間未完全熔合在一起,有時也常伴有夾渣存在。
(3)氣孔:在熔化焊接過程中,焊縫金屬內的氣體或外界侵入的氣體在熔池金屬冷卻凝固前未來得及溢出而殘留在焊縫金屬內部或表面形成的空穴或孔隙,視其形態(tài)可分為單個氣孔、鏈狀氣孔、密集氣孔(包括蜂窩狀氣孔)等,特別是在電弧焊中,由于冶金過程進行時間很短,熔池金屬很快凝固,冶金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液態(tài)金屬吸收的氣體,或者焊條的焊劑受潮而在高溫下分解產生氣體,甚至是焊接環(huán)境中的濕度太大也會在高溫下分解出氣體等等,這些氣體來不及析出時就會形成氣孔缺陷。盡管氣孔較之其它的缺陷其應力集中趨勢沒有那么大,但是它破壞了焊縫金屬的致密性,減少了焊縫金屬的有效截面積,從而導致焊縫的強度降低。
鋼結構焊接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鋼結構焊接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1)設計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級焊縫應采用超聲波探傷進行內部缺陷的檢驗,超聲波探傷不能對缺陷做出判斷時,應采用射線探傷,其內部缺陷分級及探傷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分級法》GB11345或《鋼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級》GB3323的規(guī)定。
焊接球節(jié)點網架焊縫、螺栓球節(jié)點網架焊縫及圓管T、K、Y形節(jié)點相關焊縫,其內部缺陷分級及探傷方法應分別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焊接球節(jié)點鋼網架焊縫超聲波探傷方法及質量分級法》JGJ/T3034.1、《螺栓球節(jié)點鋼網架焊縫超聲波探傷方法及質量分級法》JGJ/T3034.2、《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guī)程》JGJ81的規(guī)定。
(2)T形接頭、十字接頭、角接接頭等要求熔透的對接和角對接組合焊縫,其焊腳尺寸不應小于t/4(t為較薄板件的厚度,下同);設計有疲勞驗算要求的吊車梁或類似構件的腹板與上翼緣連接焊縫的焊腳尺寸為t/2,且不應大于10mm。焊腳尺寸的允許偏差為0~4mm。檢查數量:資料全數檢查;同類焊縫抽查10%,且不應少于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