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傳統(tǒng)建造方式中,由地基到成型須在工地一磚一瓦堆砌而成,而集裝箱建筑將集裝箱元素引入到裝配式建筑體系中,
它保留了集裝箱的體形概念,集可整體移動和吊裝功能與一身,在工廠中完成單人模塊的流水作業(yè)大批生產,在施工現場僅需
進行組裝與拼接,將房屋建造時間縮短60%以上,而它以機械化生產代替手工生產的方式,可將人力成本更少節(jié)約70%,
并使現場管理、材料堆存和施工安全性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時將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納入自己的戰(zhàn)略事業(yè),以既有集裝箱為基本模塊
改裝房屋,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利用集裝箱鋼柱及側墻本身就是建筑受力鋼結構的特點,將集裝箱模塊化單元的自由組合形成
房屋建筑的基本結構,在建造過程中大量節(jié)省鋼材與混凝土的使用,達到節(jié)能環(huán)保目標。
集裝箱起源于半個世紀以前,如今,它已經成為全球產品分銷網絡的關鍵元素。每一天,集裝箱承載著來自中國的絲綢、
印度的紡織品、美國的谷物以及德國的汽車發(fā)往全球各地。然而,一個海運集裝箱使用壽命只有10~15年。
租箱公司特克斯的首席執(zhí)行官約翰曾估算,2004~2008年,僅海運集裝箱每年就新生產約為三百萬TEU(國際標準箱),
同時約有一百萬TEU集裝箱因老舊等原因退出市場。怎樣高效地處理這些廢舊的二手集裝箱,己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
在越來越流行的二手集裝箱改造中,如集裝箱別墅、集裝箱房等已經成為目前主流市場上的一種趨勢了。那么關于
二手集裝箱的改造和發(fā)展歷程,各位又知道多少呢?
二手集裝箱從原料,生產、加工一系列服務中,已經形成了一條龍規(guī)模的發(fā)展模式。如寧波二手集裝箱公司經營的
二手集裝箱、開頂集裝箱、集裝箱房屋的租借,出租已經在市場上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比如有人牛人用三個二手集裝箱自建出來一棟高大上的別墅,外觀上有很大的突破,看起來不再像集裝箱,內部結構也和
普通居家差不多,非常適合日常家居。用集裝箱來蓋房子就是其中的一種新思路。
關于大家想知道的問題:
1、
這里占地600平米,總建筑面積1500平,用了36個集裝箱。
拼裝的過程大概用了3天,具體可以拉到最后看視頻。
2、
是抗震的,也做了避雷處理。
隔熱挺好,因為集裝箱是特別定制的。
3、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
值得一提是我們沒有學設計專業(yè)的同學。
為了省錢,我們買回樂高積木,
自己搭起來,并建模
然后請建筑院算了算力學結構
就開建了。
4、
內裝設計是我們自己做的
因為畢竟在餐飲做了三年了
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