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形觥獨特的造型與花紋裝飾,與同時期典型的中原文化風格相區(qū)別,龍形觥所屬的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者村遺址是商代晚期方國文化系列。當時,商王朝以亳都(今河南省境內(nèi))為統(tǒng)治中心,統(tǒng)治著方圓千里的土地。在這些中心區(qū)域之外,有許多小的方國與商朝并存,時而臣服,它們不斷吸收中原文化,又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內(nèi)容。根據(jù)文獻記載,在今天山西西部的呂梁山、黃河沿線有鬼方、甫方等方國,龍形觥有可能是他們物。1979年出土于咸陽市淳化縣史家原,現(xiàn)藏于:陜西省淳化縣博物館。只是,如果沒有龍形觥,我們似乎很難去想象,這里曾經(jīng)氣候溫暖濕潤,沼澤遍地,鱷魚徜徉……
1959年,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者村出土一件青銅器,這件器形獨特、紋飾奇絕的青銅器,宛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龍舟,被學界命名為“龍形觥”。[5]
相傳姜子牙本是石樓人,后去太原做官,其岳父去世時,姜子牙送龍形觥予岳父陪葬,這座被發(fā)掘的古墓,正是姜子牙岳父的墓葬。如今,這件“龍形觥”就靜靜地躺在山西博物院二樓“夏商蹤跡”展廳內(nèi)。[6]
它高19厘米,長43厘米,寬13.4厘米,前端龍首昂翹,瞪目張角,齜牙咧嘴。長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為弧曲形長蓋,內(nèi)有橫榫與器腹扣合。蓋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鈕。器身口沿外附有兩對貫耳,用來把龍形觥吊起加熱酒,另一端沒有封口,用來散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