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開始澆筑混凝土時,導管底部距孔底距離宜為0.3-0.5m;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應少于0.8m;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宜為2-6m。
埋入過深由于導管內混凝土與導管外樁孔內的混凝土上表面高差小會導致混凝土灌注不暢及導管外混凝土上升距離過大混入雜質較多、較集中;
埋入過小一是存在導管被拔出混凝土澆筑面形成樁體斷節(jié)危險,二是關內外壓差小混凝土澆筑不夠密實。
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案節(jié) 施工要點(一)、測量定位測量是橋梁工程非常關鍵的工作,必須密切配合業(yè)主和監(jiān)理方作好本工程測量工作,確保每個鋼護筒和每個結構物定位準確。(二)、施工測量1、橋梁施工準備階段和施工過程中進行的測量工作有:(1)對測量儀器進行精度標定和檢校。(2)對設計單位交付的樁位和水準基點及其測量資料進行核查。(3)建立滿足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網,并進行平差計算。(4)補充施工需要的橋梁中線樁和水準點。(5)測定墩(臺)縱橫向中線及基礎樁的位置。(6)進行高程測量和施工放樣。
因為清孔以后灌注以前,在孔底會有一定量的泥漿沉淀,混凝土初灌量就是為了保證灌入的混凝土能將導管埋置一定的深度,從而保證整根樁混凝土的連續(xù)性,這樣在整根樁之間就不會出現(xiàn)泥漿夾層,也就是所說的斷樁情況的發(fā)生。簡單的說就是為了防止斷樁。所以批灌入的混凝土量必須經過計算,以保證將孔底泥漿翻起并將導管埋置一定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