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微信小程序作為輕型應用很有可能會是未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的主要形式,它的特點是小而快,但我們認為它不會替代所有的App,因為微信小程序目的主要還是解決小應用的問題,重點在于靈活、快捷、用完即走。結(jié)合小程序?qū)τ脩舻膬r值來看,小程序?qū)τ贏PP來說有好也有壞,我們分類來說。據(jù)統(tǒng)計,首批上線的小程序就有三百多家,掀起了一陣熱潮,但從趨勢上看,小程序目前的活躍度一直在下降,我們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入口不容易找到,浪費用戶時間;二是一部分用戶在嘗鮮之后就回歸到了原生App,因為原生App的體驗可能更加豐富。由此也可以看出,App們在一段時間內(nèi)還是相對安全的。
2017年,蘋果光是在應用程序服務上的收入,在扣除支付給開發(fā)者的費用之后依然有超過570億美元,這還僅僅只是付費應用程序所達到的一個經(jīng)濟規(guī)模,在App Store上,還有數(shù)以百計的熱門應用是"免費"存在的,例如Facebook,Twitter,linkedin,騰訊,YouTube,潘多拉,Netflix,Google,百度,Instagram,亞馬遜,eBay,京東,淘寶、天貓等等,這些應用每一個都能實現(xiàn)數(shù)百億美元的經(jīng)濟交互,而這些并不會計入App Store的收入統(tǒng)計。這里不排除硬件廠家會對小程序的功能進行某種限制,一如當年的3Q大戰(zhàn),當然,會比當年隱蔽的多。
小程序以及國外類似產(chǎn)品,如谷歌Instant App 和 PWA以及Facebook的React Native等,將會嚴重威脅到蘋果應用商店的收入。但是,這又給廣大商家?guī)砹艘粋€難題:究竟應該選擇怎樣的小程序。有細心的媒體發(fā)現(xiàn),支付寶小程序可以添加到IOS的桌面上,這是否是蘋果公司有意為微信小程序樹敵,從而占據(jù)規(guī)則主導地位,目前不得而知。
當然,對于教育機構(gòu)而言,教育微信小程序也為其帶來了更多的引流機會。你可以這么想象:未來你在街上走著,看到一家餐廳,你掏出手機用微信掃描一下門口的二維碼,就可以啟動餐廳的小程序。通過將教育小程序二維碼放在招生海報當中,求學者便可以掃碼來試聽課程,來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從而更好的提升求學者的體驗,增加轉(zhuǎn)化率。如今的微信小程序具備著近60個引流入口,無論是附近的店、好友推薦、微信群分享還是附近的店功能,都能夠為教育機構(gòu)帶來更多的求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