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梨樹干腐病
癥狀:干腐病主要為害枝干,前期病斑栓皮開裂、翹起,呈“油*”狀,后期病斑失水、干縮凹陷,皮層縱橫龜裂,常導致樹勢衰弱。該病也可為害果實,導致果實呈輪紋狀腐爛。
干腐病菌在枝干病斑及病殘體上越冬,主要通過風雨傳播,多從傷口侵染為害。
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壯樹防病為中心。重病斑適當刮治,然后傷口涂藥保護,也可結合清園,在發(fā)芽前噴施鏟除性藥劑,如龍燈福連400~600倍液、多寧300~400倍液、統佳400~600倍液等。
重要的是,秋天生的根比來春現生的根活動早,吸肥早,促進根系的春季生長高峰,從而對萌芽、展葉、開花、坐果及幼果生長十分有利。尤其對中、短枝早期葉片的展開和光合作用,效果更明顯。
基肥秋施,經過冬春腐熟分解,肥效能在來春養(yǎng)分緊張的時期(4~5月份營養(yǎng)臨界期),得到好的發(fā)揮。而若冬施或春施,肥料來不及分解,在土中干埋,春季需要肥時有勁使不上。在等到雨季后才能分解利用,反而造成秋梢旺長。秋梢旺長,爭奪去大量肥料,反而使中短枝養(yǎng)分不足,成花少,貯藏水平低,不充實,易受凍害。所以,密植園必須堅持基肥秋施,并在大年時加入少量化肥。
梨樹是頭一年進行花芽分化,翌年開花結果。在年周期中,首先是新梢生長,然后開花結果,在果實繼續(xù)發(fā)育期,又開始進行花芽分化與發(fā)育,為翌年開花結果打基礎。不同時期施肥常會既影響生長,又影響開花結果和花芽分化?,F以結果樹為例,介紹年周期內吸收主要營養(yǎng)元素的季節(jié)性變化。
梨樹萌芽開花期,在開放的花朵、新梢和幼葉內,氮磷鉀三要素的含量都較高,尤其是氮的含量很高,說明萌芽開花時對養(yǎng)分的需要十分迫切。但此時主要是利用樹體內貯藏的養(yǎng)分,而對土壤中主要養(yǎng)分吸收的數量并不多。
?新栽植的梨樹苗大約需要5年才能結果
新栽植的梨樹苗大約需要5年才能結果,在6-7年后進入盛果期;有些品種可能結果早,只需要4年就結果了。如果是嫁接苗,結果時間可能要早一點,具體結果時間還要看梨樹苗的年齡。
梨樹苗幾月份種植好?
梨樹苗在秋季落葉后一周左右(11月中旬)或者春季發(fā)芽前半個月左右(3月中旬)種植好。其中,秋季落葉后一周左右種植成活率高,緩苗期短;如果冬旱缺水,春季發(fā)芽前半個月左右種植比較好。種植前要進行適當修剪,留枝量1/2左右,盡量多留根,植后立即澆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