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淺談影像內窺鏡
為使用小于1/6'的感光芯片位于內窺鏡軸端直接取像,經(jīng)訊號傳輸線傳送至監(jiān)視器顯像,因影像直接轉成電氣訊號所以內窺鏡無法直接目視,照明采用LED位于軸端直接照明;優(yōu)點為制造成本相對較低且與軸長無關,以屏幕觀察輕松容易,能儲存照片、錄像為離線分析作依據(jù);缺點為受限于感光芯片位于軸端,內窺鏡軸徑采用1/18”感光芯片較小只能達5.5mm(保證耐10m水壓并集成高亮度LED燈)左右,如適當降低可靠性要求,可以做到3.8mm。另外耐環(huán)境性較差,容許耐溫性及耐震性均不及光學視內窺鏡,無法應用于各種場合。
內窺鏡無損檢測
無損檢測是利用物質的聲、光、磁和電等特性,在不損害或不影響被檢測對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檢測被檢對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勻性,給出缺陷大小,位置,性質和數(shù)量等信息。它與破壞性檢測相比,
無損檢測有以下特點:
1.是具有非破壞性,因為它在做檢測時不會損害被檢測對象的使用性能;
2.具有周密性,由于檢測是非破壞性,因此必要時可對被檢測對象進行100%的檢測,這是破壞性檢測辦不到的;
3.具有全程性,破壞性檢測一般只適用于對原材料進行檢測,如機械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拉伸、壓縮、彎曲等,破壞性檢驗都是針對制造用原材料進行的,對于產(chǎn)成品和在用品,除非不準備讓其繼續(xù)服役,否則是不能進行破壞性檢測的,而無損檢測因不損壞被檢測對象的使用性能。所以,它不僅可對制造用原材料,各中間工藝環(huán)節(jié)、直至產(chǎn)成品進行全程檢測,也可對服役中的設備進行檢測。
內窺鏡3D相位掃描測量
3D相位掃描測量法是一種基于現(xiàn)有光學計量的技術,一大創(chuàng)新在于具有旋轉和縮放功能的3D相位掃描,為對象的大小和形狀提供了指示。它將線形光線投射到被檢區(qū)域表面進行光柵掃描,并用具有高質量光學器件的攝像機這個線形模式,然后用專有算法處理圖像,得到缺陷面的三維點云圖,并清晰呈現(xiàn)缺陷的三維形狀與幾何尺寸。然后將之與測量結合使用,獲得更多有關缺陷或者被測對象的準確信息,不僅方便操作者做出準確的決策,而且僅用一個測量鏡頭即可完成觀察和測量,無需更換鏡頭和重新定位缺陷,大大簡化了內窺鏡測量過程的復雜度,節(jié)省工作時間,提高檢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