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3D打印機發(fā)展
1995年,麻省理工創(chuàng)造了“三維打印”一詞,當時的畢業(yè)生Jim Bredt和Tim Anderson修改了噴墨打印機方案,變?yōu)榘鸭s束溶劑擠壓到粉末狀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把墨水擠壓在紙張上的方案。
2003年以來三維打印機的銷售逐漸擴大,價格也開始下降。
蘇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智能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yè)。主要產品有3d打印機,3D掃描儀,3D模型加工,3D打印材料等,歡迎來電咨詢!
3D打印機打印過程
打印機通過讀取文件中的橫截面信息,用液體狀、粉狀或片狀的材料將這些截面逐層地打印出來,再將各層截面以各種方式粘合起來從而制造出一個實體。這種技術的特點在于其幾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狀的物品。
傳統(tǒng)的制造技術如注塑法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大量制造聚合物產品,而三維打印技術則可以以更快,更有彈性以及更低成本的辦法生產數量相對較少的產品。一個桌面尺寸的三維打印機就可以滿足設計者或概念開發(fā)小組制造模型的需要。
航天是高i端制造技術的集中體現。就測量檢測來說,無論是對于組件的測繪,還是零部件的檢測,不允許有任何的錯誤,對測量檢測的要求可以用苛刻來形容。而在加工制造方面,減重和安全是兩個終i極目標,要求不斷優(yōu)化組件設計和材料性能,做到輕量化
航空航天領域檢測零件外形以往多使用接觸法,如三坐標測量機、特殊的量具等,使用貼靠的方法檢測零件的曲面形狀。這種方法效率不高,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容易出錯,存在一定的缺陷。19世紀末,美國研究出了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隨后產生了打印技術的3D打印核心制造思想。三維掃描或三維光學測量技術則可以做到無損檢測、復雜型面全尺寸測量檢測、加工余量智能化檢測等,便捷。
3D打印為何是“制造生產”的關鍵設備?
有效縮短產品開發(fā)周期
而更的產品開發(fā)也縮短開發(fā)周期,對公司而言可以減低成本,令產品更快推出市場,效益明顯。
對研發(fā)工程師來說也能帶來更多好處,他們可以自由發(fā)揮,不必再因趕死線而因循保守,局限創(chuàng)新思維。該3D打印機的速度達到了創(chuàng)記錄的600mm/s,可以在短短6分鐘內,從樹脂槽中“拉”出一個高度為60mm的三維物體,而同樣物體采用傳統(tǒng)的立體光固化成型工藝(SLA)來打印則需要約10個小時,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若工程師的合作伙伴能夠提供快速可靠的原型制作服務,以往在限期前,只能制作一次原型產品,現在可以制作3次,甚至4次,這樣便有更多創(chuàng)新空間,可以作出更多嘗試,品質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