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第二次實驗在蚯蚓身體的四分之三處切斷,結果只有長的那一段成活,另一段則腐爛了。
第三次實驗將蚯蚓切成無數(shù)小段,結果真的一命嗚呼了。
由此可知,蚯蚓的“再生”能力確實很強,不過它的“再生”也有一定規(guī)律性,并不是切斷之后的段都可以存活,一般被切斷后,剩余的體節(jié)越長越容易存活。另外,離蚯蚓頭部越近的部分,再生的速率就越高,并不是所有蚯蚓被切斷后都能夠“再生”。
如果有人問你:什么動物長約2米,粗約2.5厘米,沒有腿,卻可以在地上蜿蜒滑行?你會不會直接回答“是蛇”?其實,這也有可能是一種蚯蚓。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生活著一種巨型蚯蚓,它們的身體可以達到2米,遠遠看去就像一條蛇。盡管它們的外表,不過性格卻十分溫和。它們通常生活在地底深處,因為那里含水量高,適合它們呼吸。巨型蚯蚓產下的卵繭也很巨大,就像一只棕褐色的豆莢
我之前聊過紅蟲的保存問題,也曾寫文章辟謠紅蟲并沒有大家想象那么可怕、沒有污染水質一說;不過就使用心得而言,我對蚯蚓的理解要遠遠高于紅蟲。中秋已過,接下去再下幾場雨天氣會越來越涼,屆時鯽魚會變得很好釣,大家對蚯蚓的使用率也會變高,所以這篇文章我來講一些關于蚯蚓挑選、掛鉤、保存的小常識選擇蚯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也直接決定了你可以將它保存多久。我們鎮(zhèn)上有兩家漁具店,一家的蚯蚓2塊一盒,另一家則是2.5(有時賣3塊),如果從外觀去對比,貴的那個就是個頭大一點,便宜的是正常體型。
有釣友喜歡用無倒刺,無倒刺鉤穿整條蚯蚓并不方便,這時可以在穿好蚯蚓后再穿一粒小麥別住,防止它逃跑。不管是哪種使用方法,只要能上魚就好了,無須糾結太多。只是提醒各位釣友一點,如果你想把用不完的蚯蚓帶回家,那么一定要記住下雨的時候蚯蚓盒不要淋到太多的水,否則第二天就臭了。其次如果你喜歡將蚯蚓掐斷使用,斷掉的半截別扔回盒中,等下找不到的話,帶回家后斷掉的蚯蚓會腐爛,用不了多久整盒都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