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三角楓是槭樹科落葉喬木,又稱楓樹。在春夏生長旺季,可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薄餅肥,并適當補充磷、鉀肥,以使秋葉艷麗。葉對生或輪生,葉形秀美,掌狀三裂,結(jié)翅果,秋葉黃橙。性喜光,稍耐陰,較耐寒,萌發(fā)力強。其樹皮上長片翅裂,形成皺褶嶙峋,老辣蒼古形態(tài)。三角楓盆景,春日嫩葉猩紅滿枝,清麗感人;入夏綠葉扶疏,瀟灑靈秀;深秋黃葉滿樹,橙艷飄逸;隆冬落葉有致,典雅高潔,深受人們的贊賞與青睞。三角楓樹樁制作盆景形成樁景快,養(yǎng)護較容易,是觀葉類樹樁盆景的優(yōu)良材料。
三角楓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對土壤的要求不嚴。移栽后15天開始施肥,3~8月,每隔半個月撒施1次尿素或復合肥(N∶P∶K=20∶20∶20),每次每畝15kg,撒施尿素或復合肥時,結(jié)合松土除草進行,施在行間,以不傷苗木莖、枝條和葉片為準。養(yǎng)護好三角楓設(shè)置理想的場地非常重要,養(yǎng)護場地要選擇在地勢相對平緩或濕度相對要大點地方,通風和陽光照射好要,但要避開西曬。在樓頂培植三角楓(不建議封閉陽臺內(nèi)玩三角楓)可考慮用稍大點的盆種植,將底部排水口增大,栽種后直接放在有陽光的沙地里養(yǎng)護,一方面濕度大可避免三角楓在樓頂環(huán)境下干盆脫水,另一方面濕沙可從盆底誘導"偷生根"加速三角楓的生長。
養(yǎng)護 扦插后立即澆透水,待葉面晾干時,噴 1 次 1000 倍液的多菌靈,然后蓋上塑料薄膜,用竹片插成小拱棚,薄膜四周密封,使棚內(nèi)空氣濕度 95%以上。溝內(nèi)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復合肥(化肥),然后澆上透水。大棚頂上有遮陽網(wǎng),在苗床上方(高 2m)架設(shè)二道遮陽網(wǎng),同時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當塑料薄膜內(nèi)空氣溫度 38℃以上時,要在二道遮陽網(wǎng)下方進行噴霧降溫,特別是晴天高溫時,從上午 10 點到下午 4 點,每隔半小時要噴霧 1 次。在平時要注意基質(zhì)濕度,不可過濕,也不可過干,要經(jīng)常檢查,基質(zhì)水分不足時,要在傍晚或陰天,揭開薄膜,澆透水,然后立即將薄膜蓋上密封,一般每隔 7 ~ 10 天澆 1 次水。扦插后10 天噴葉面肥,以后每隔 7 ~ 10 天,澆水后噴施 1 次葉面肥,用綠芬葳 1000倍液或 0.2% 尿素噴施。結(jié)合防病,用1000 倍液代森錳鋅噴霧。
三角楓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變豆菜、肺形草、山芹菜。噴霧水的次數(shù)要增加,新發(fā)枝條全保留,根據(jù)采樁時間可到8月中下旬定枝或來年定枝。來源產(chǎn)地中藥草本三角楓為傘形科植物川滇變豆菜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態(tài)川滇變豆菜,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根粗短,有多數(shù)細長支根。莖直立,上部立,上部2-4叉狀分枝?;~葉柄長5-20cm,基部有寬膜質(zhì)鞘。葉片近革質(zhì),心狀三角形成圓形,長2.5-8cm,寬2.5-9cm,掌狀三溶裂,中間裂片寬倒卵形,側(cè)面裂片鞭形卵狀披針形,有時又有1-2深缺刻,邊緣有粗圓鋸齒,齒端有短尖頭,掌狀脈3-5。復傘形花序頂生;總苞片數(shù)個,線形;傘輻少數(shù);小總苞片7-10,線形;小傘形花序有花約10個;萼齒線狀披針形;花瓣倒卵形,白色或粉紅色;花柱向外展開。雙懸果倒圓錐狀,長約2mm,下面皮刺短,上部皮刺呈鉤狀,金黃色或紫紅色;分生果橫剖面呈圓形,胚乳腹面平直,油管小,不明顯。花、果期7-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