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義烏市皖毅家具廠主營各種款式佛教拜墊拜凳跪凳,歡迎來樣定制~
皖毅家具為您介紹:
第十、無盡禮無盡禮就是入帝網(wǎng)境界,所禮之佛,能禮之身,都重重?zé)o盡。
你看,就一個禮拜,要不要學(xué)啊?聽過這個法跟沒聽過完全不一樣的。同樣住在峨眉山,了解過普賢菩薩的,跟不了解的,他住這里一百年,也不知道普賢菩薩是誰,普賢菩薩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的,不學(xué)怎么能知道呢?所以這些是要了解的。要是沒有的(如住營房的軍人、單身在外工作者、或住大宿舍者),可至室外或效野,面向西方,合掌問訊,然后十念(念十口氣佛菩薩圣號)即可。我們了解了,這十種禮佛學(xué)一學(xué),都是無盡寶藏。
四諦的滅諦釋迦牟尼不單指出了人生苦惱的現(xiàn)象和原因,更清楚地說明這些現(xiàn)象是可以消除的,這就是四諦中的第三條真理 --- 滅諦。
四諦中的滅是梵語「涅槃」的意譯,梵文和巴利文認(rèn)為涅槃是熄滅、止滅或吹滅的意思,表示火的熄滅。貪、嗔、被佛教視之為三毒火。
在圣者的眼界中,這個世界的一切都被這三毒火燃燒,無剎那之安息。圣者能永斷貪、嗔、等根本煩惱,了除生死患累的苦果,證得清凈寂滅的解脫境界,這種解脫境界稱為涅槃。
涅槃是人生理想歸宿的境界、終目的,也是佛教教人追求的方向和目標(biāo)。在幾乎所有的中,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后方能達(dá)到,涅槃卻可以當(dāng)生成就,不必等到死方能獲得。對于自己、對于生活環(huán)境,不能夠明了,于是產(chǎn)生錯誤的想法、看法,帶來許許多多的苦難。凡是親證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間快樂的人。他不受任何狀態(tài)所束縛,他不追悔過去,不冥索未來,只是扎扎實實地生活在現(xiàn)在里。因此,他能以純凈的心情欣賞與享受一切,而不摻雜絲毫自我的成分在內(nèi),只有清凈、溫柔,充滿了博愛、慈悲、和善、同情、了解與寬容。
僧寶,佛教三寶中的第三寶佛教三寶中的第三寶是僧寶。僧是梵文音譯僧迦的省略,意譯是和合眾、法眾,一般指出家四人以上所組成的僧團。僧寶就是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僧團。
僧寶可分為義僧、賢圣僧和福田僧三種:
1、義僧是指諸佛如法而住于世間,隨眾生的機緣和悟境顯現(xiàn)差別相,而其實相不可親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不可思議,為一切眾生的良佑福田;
2、賢圣僧是指道位以上的賢圣,小乘佛教中是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佛教中是指初發(fā)心住以上的菩薩;
3、福田僧是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門,雖然未證道果,但亦能庇蔭眾生,能給予眾生安穩(wěn)快樂。
佛教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羅道、人道、道、餓鬼道和地獄道,六道是欲界眾生的棲居地,如果不能證悟,就只能在這六道中輪回。
佛教認(rèn)為世俗的世界是由所謂六道組成,眾生就是在這六道中不斷的流轉(zhuǎn)輪回。這六道分別為:天道、阿修羅道、人道、道、道和地獄道。六道的前三道稱為三樂趣、后三道稱為三惡趣。
1、天道,天道眾生生活的自由自在,長壽而沒有煩惱,是六道。但是他們迷戀于世俗享樂,當(dāng)業(yè)力耗盡他們的福報,就會墮落到其他五道中去。
2、人道,人道眾生的受生方式是胎生,在人的一生當(dāng)中要受到許多痛苦。
3、阿修羅道,此道中的眾生福報極大,壽命很長,與天界眾生差別不大,所以又被稱為“非天”。但是由于忌妒心重而好戰(zhàn),在與天界開戰(zhàn)時,阿修羅往往戰(zhàn)敗而受到極大的痛苦。
4、道,六道里的道眾生散居于天上、地面、地底及水中,們大都愚蠢而且缺乏精密的思考能力,所以它們不可能積累善業(yè)。此外,還要忍受寒熱和饑渴,在自然界中互相殘殺。
5、餓鬼道,在餓鬼道的眾生沒有食物和飲料,一般都是和小腦袋的形象,吃食物時,喉嚨會有燒灼的感覺。餓鬼所受的苦比六道里的道眾生更大,但是其智力足以了解佛法,不像般愚蠢。
6、地獄道,在六道之中,地獄道眾生所受之苦為可怕。地獄道又可細(xì)分為八大寒地獄、八大熱地獄、近邊地獄和孤獨地獄四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