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建筑腳手架負責搭設拆除及運輸一條龍服務
快裝腳手架搭設和組裝完畢后,應經(jīng)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yè)。應逐層、逐流水段內(nèi)主管工長、架子班組長和專職安全技術人員一起組織驗收,并填寫驗收單。驗收要求如下:
1、腳手架的基礎處理、作法、埋置深度必須正確可靠。
2、架子的布置、立桿、大小橫桿間距應符合要求。
3、架子的搭設和組裝,包括工具架和起重點的選擇應符合要求。
4、連墻點或與結(jié)構(gòu)固定部分要安全可靠;剪刀撐、斜撐應符合要求。
5、腳手架的安全防護、安全保險裝置要有效;扣件和綁扎擰緊程度應符合規(guī)定。
6、腳手架的起重機具、鋼絲繩、吊桿的安裝等要安全可靠,腳手板的鋪設應符合規(guī)定。
簡析腳手架的使用和維護
腳手架對于工程建筑公司來說,是一項固定資產(chǎn),每一項工程間建筑,都是無法離開腳手架的。沒有腳手架,一切高空作業(yè)將無法完成,沒有腳手架,工人的安全屏障也就沒有了。對于這樣重要的建筑工具,這樣重要的固定資產(chǎn),我們該如何使用和維護呢?
首先,腳手架應該由專人進行檢查,這項工作每天都應該進行,是一項常規(guī)且重要的工作。檢查立桿和墊板有沒有下沉和松動的現(xiàn)象,檢查架體的所有構(gòu)件有沒有滑落和松動的現(xiàn)象,還有架體各個構(gòu)件是否完整齊全也是要仔細檢查的。不要覺得這些工作無關緊要,若是一個細節(jié)沒有發(fā)現(xiàn),就可能晾成安全事故呢!
其次,一定要做好腳手架的基礎排水工作。下雨之后,要對腳手架的架體基礎進行細致地檢查,不能讓積水在基礎儲備,這樣會動搖腳手架的穩(wěn)定性!
再次,腳手架上的重物一定要在其承受范圍之內(nèi),不能在腳手架上懸掛重物。
要多次申明,嚴謹任何人隨意拆除腳手架上的任何部件!腳手架上的部件,缺一不可!
腳手架、連墻件的驗收
連墻件設置種類有兩種:剛性連墻件和柔性連墻件,施工現(xiàn)場宜采用剛性連墻件。高度小于24米的腳手架,需3步3跨設置連墻件,高度在24米至50米之間的腳手架需2步3跨設置連墻件。
連墻件應從腳手架體底層起初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
連墻件應宜靠近主節(jié)點設置,偏離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連墻件宜優(yōu)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距形布置。
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應大于4m(兩步)。
腳手架架體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應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也可采用腳手管、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并在兩頭設置防滑措施。嚴禁使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
腳手架架體高度在24m以上的單、雙排腳手架必須應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
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或拉筋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應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可靠連接。
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結(jié)構(gòu)。
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度—60度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件搭設后分開拆除。
腳手架架體高度在40m以上有風渦流作用時,應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連墻措施。
施工現(xiàn)場腳手架標準做法
一、落地式外腳手架
1、落地式外腳手架基礎應墊平夯實,在基礎上沿外腳手架長度方向設置墊板,墊板材質(zhì)可采用木腳手板或槽鋼等;
2、在立桿下部150mm處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在地上,橫向掃地桿在下,均與立桿相連;
3、腳手架四周設置排水溝,采用有組織排水;
4、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
二、外腳手架里面防護
1、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審批,鋼管、扣件等進場時對其合格證進行檢查,并抽樣復檢;
2、腳手架的鋼管應橫平豎直,轉(zhuǎn)交位置的大橫桿不能超過轉(zhuǎn)角200mm,小橫桿外露部分應長短均勻;
3、腳手架立桿應分布均勻,一般為1500mm,大橫桿應保持水平,一般為1800mm,每步腳手架應設置欄腰桿,一般為600mm和1200mm高;
4、腳手架外側(cè)滿掛密目安全網(wǎng),腳手架外的掛立桿表面刷黃色油漆,每隔一組或兩組剪刀撐設置一道200mm踢腳板,固定在立桿外側(cè),踢腳板表面刷黃黑警示色油漆;
5、主節(jié)點必須設置一道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