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和財經法紀審計的區(qū)別
與其他審計程序一樣,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也包括準備、實施和結束三個階段。但是,在這三個階段中,經濟效益審計所進行的具體活動,與財務審計和財經法紀審計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在準備階段要搜集更為和內容比其他審計更多、更復雜。其次,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需要編制更具體和細致的審計計劃及其實施方案。因此經濟效益審計工作實際操作難度更大。
把握“經費支出”難點
一要參考市場價格。對于物資采購項目,首先要了解市場,掌握實際采購過程和價格, 將采購價格與供貨價格以及市場平均價格進行對照,看價格是否虛高或虛低,是否存在假合同等問題。
二要查驗實物資產。要改變足不出戶的“宅審模式”,走出房間看實物,重點查驗所采購的物資資產是否確有其物,是否與報銷明細表上所列的型號、數量等一致。
三要核實建設成果。對于投資項目要關注工程建設項目招投 標、“三超”以及報審情況,核對工程量清單,到施工現場進行現地測量,查驗是 否有施工痕跡等。
所謂審計,其實就是一種監(jiān)督,是由公司內部或者稅務局或者第三方機構對企業(yè)一年的財務及稅務情況的的審查,須要由會計師或稅務師事務所來完成。審計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維護公司的利益,也是為了保護投資人、債權人的利益。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團體或個體的利益不受損害。當企業(yè)發(fā)生重大經濟行為時,需要做改制審計、重組并購審計、破產、清算審計、其他專項審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