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棗苗核果矩圓形或長卵圓形,長2-3.5厘米,直徑1.5-2厘米,成熟時紅色,后變紅紫色,中果皮肉質(zhì),厚,味甜,核頂端銳尖,基部銳尖或鈍,2室,具1或2種子,果梗長2-5毫米;棗苗種子扁橢圓形,長約1厘米,寬8毫米。棗以:個大、皮薄、核小、肉厚、富彈性、味脆甜、液汁多而揚名全國。花期5-7月,果期8-9月。
栽植冬棗苗后:
冬棗苗蕞好用地膜覆蓋定植穴,樹干套薄膜加溫,上面再去蓋一層細土、周邊壓實,這對于保濕增溫、根系傷口愈合、提高了成活率及以后的生長發(fā)育都有明顯效果。地膜覆蓋后,地表和20厘米的深土層的日平均溫度比不覆蓋膜的分別提高3.6~7℃和1.3~4.5℃;冬棗苗告訴你這樣還可明顯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改善土壤周邊溫度有很大的左右,由于地溫和土壤的濕度條件得以改善,不僅栽植的成活率顯著提高,而且萌芽期提前10天左右。大棚冬棗座果技術(shù):1、環(huán)剝部位:提倡在各主枝上環(huán)剝,不主張在主干上進行環(huán)剝。
棗苗適時開甲:
棗苗適時開甲: 開甲就是環(huán)狀的剝皮,開甲可以抑制營養(yǎng)的生長,防止棗樹瘋長,改善南方棗苗棗樹及幼果的營養(yǎng)能使花果少落多坐。所以農(nóng)諺是有“花開砍幾刀,棗樹壓彎腰”的一個說法,棗樹開甲,一般可提高產(chǎn)量30%左右。開甲應(yīng)在南方棗苗棗樹開花三分之一時進行,在距地面三四十厘米的部,但不能傷木質(zhì)的部形成層,刀口要平整,不要留毛茬,開口后在甲口去涂適量農(nóng)要,以防蟲害,樹齡不滿7年,樹干直徑在10厘米以內(nèi)的棗樹不宜開甲,南方棗苗開甲部位要逐年更換。一般1~2年生枝及未結(jié)果的多年生枝在秋季(8月中旬-9月中旬)拉枝較好。
大棚冬棗合理施肥:
8月中旬—9月中旬施入,宜早不宜晚,采用溝施的方法,一般深度為40厘米左右。施肥的多少應(yīng)該依據(jù)樹勢而定,提倡“一炮轟”,株施有機肥20—25kg 生物肥1.5kg 松爾肥0.3——0.4kg。
大棚冬棗合理灌溉水
冬棗是一個耐旱作物,一般搭棚前,結(jié)合施肥冬灌一次,分墑后鋤地覆膜。如果旱情嚴重,確實需要澆水時,應(yīng)該采取隔行灌或滴灌、溝灌、滲灌等方法進行,宜澆小水,不宜進行大水漫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