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操作步驟1
1,戴口i罩,洗手。
2,將所備用物放置治i療車上,推至病床旁,向做好解釋工作。冬天關(guān)好門窗,安置體位(低半臥或平臥位)
3,檢查患者的傷口,露除引流管,松開別針,注意保暖。
4,檢查無菌引流袋是否密封,過期。打開外包裝,檢查引流袋有無破損或管子扭曲,將引流管掛于床沿,再將引流袋外包裝墊在引流管接口下面。5,擠壓引流管,用血管鉗夾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處。
引流
是指依靠吸引力或重力從體腔或傷口引出液體的行為、過程和辦法?;颊呦麓不顒訒r,須將引流管夾閉,以防導(dǎo)管脫落、漏氣或液體返流。臨床上應(yīng)用的引流管種類很多,多用于導(dǎo)尿、傷口引流、胸腔、腹腔、腦室、胃腸道、膽道引流等。引流的目的是將人體組織間隙或體腔中積聚的液體引導(dǎo)至體外,引流的護理旨在保證引流的有效性,防止術(shù)后,促進傷口愈合。在引流護理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證引流的通暢,妥善固定,詳細記錄引流的顏色、性質(zhì)和量的變化,以利于對患者病情的判斷。
五、傷口負壓引流的護理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病情變化,生命體征。
2.觀察引流是否通暢、引流液顏色、性質(zhì)、量。
3.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出液。
(二)操作要點。
1.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zhi脫出。
2.遵醫(yī)囑調(diào)節(jié)壓力,維持有效負壓。
3.保持引流通暢,避免打折成角、扭曲、受壓。
4.準確記錄24h引流量。
(三)指導(dǎo)要點。
告知患者更換體位時防止引流管意外脫出或打折、受壓的措施。
(四)注意事項。
拔管后注意觀察局部傷口敷料,發(fā)現(xiàn)滲出,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