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刮痧可以起到舒筋通絡作用
刮痧舒筋通絡
肌肉附著點和筋膜、韌帶、關節(jié)囊等受損傷的軟組織,可發(fā)出疼痛信號,通過神經的反射
作用,使有關組織處于警覺狀態(tài),肌肉的收縮、緊張直到痙攣便是這一警覺狀態(tài)的反映,其目的是為了減少肢體活動,從而減輕疼痛,這是人體自然的保護反應。此時,若不及時治1療,或是治1療不徹底,損傷組織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疤1痕化,以致不斷地發(fā)出有害的沖動,加重疼痛、壓痛和肌肉收縮緊張,繼而又可在周圍組織引起繼發(fā)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陳代謝障礙,進一步加重“不通則痛”的病理變化。
刮痧的兩種療法
1.感冒刮痧療法
采用穴位(風池、太陽、大椎、風門、肺俞、夾脊等穴)刮痧法,將紅花油或萬花油涂擦于穴位局部皮膚上,操作者用手緊握刮痧板從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勻柔和,痛甚處應反復重刮,每次理療時間約15分鐘。刮拭出痧后再給飲溫開水或生姜汁糖水以發(fā)汗解表。隔日理療1次。
2.褐斑刮痧療法
先清潔皮膚,再均勻涂抹潤膚乳,按照額頭、眼周、面頰、口周、鼻部、下頜的順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從面部中間向兩側沿肌肉紋理走向或順應骨骼形態(tài)單方向刮拭,在斑、痛點處采用壓力大速度慢的手法。然后按揉太陽、印堂、迎香、顴髎、承泣、四白、承漿、大迎、頰車部位。刮拭速度宜緩慢柔和,力度均勻平穩(wěn),以皮膚潮紅為度,不要求出痧。每周2次,4周為一療程。
刮痧的注意事項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現輕微疼痛、癢感等屬正?,F象;出痧后30分鐘忌洗涼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風扇或空調直吹;冬季應注意保暖。
(2)刮痧療法具有嚴格的方向、時間、手法、強度和適應證、禁忌證等要求,如操作不當易出現不適反應,甚至病情加重,故應嚴格遵循操作規(guī)范或遵醫(yī)囑,不應自行在家中隨意操作。
(3)有出血傾向、皮膚高度過敏、極度虛弱、嚴重的心衰的患者均應禁刮或慎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