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西藏自治區(qū)藝術學校教師平措頓珠先生制作的改良扎木聶,琴身全長115厘米,六弦,六音,弦粗,依次漸細,至第四弦為尼龍弦,第五弦為尼龍纏鋼絲弦,第六弦細,為鋼絲弦。六弦分別按四度定弦為;B,e,a,d1,g1,c2.平措頓珠先生還借鑒了三弦,琵琶等彈弦樂器的演奏方法,在扎木聶采用了換把演奏,一般可換三個把位,音域B一c3,達三個八度,并能轉調演奏。
扎木聶,可用于獨奏,合奏或伴奏,適合民族樂隊使用。
轉經(jīng)是藏傳信徒們懺悔往事、避難、修積功德的方式
固定式轉經(jīng)筒是指裝置在藏傳寺院里的經(jīng)筒。寺廟里的轉經(jīng)筒有大有小,一般有銅制和木制兩種,經(jīng)筒筒身刻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里面裝有經(jīng)卷。依據(jù)藏傳的教律,凡轉動經(jīng)筒一回,等于誦讀了一遍內藏經(jīng)文。轉經(jīng)是藏傳信徒們懺悔往事、避難、修積功德的方式。
藏傳中,酥油燈是供奉神明時不可缺少的法器之一。使用酥油作為燃燒源的油燈就是酥油燈,西藏的寺院里常見的莫過于那一盞盞長明的酥油燈。酥油燈在藏傳信徒心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信徒們的精神之燈。除了在寺院,在藏族人家中,也能看到長明不滅的酥油燈。無論是家中舉行念經(jīng)法事,還是為逝者作祭祀活動,都要點上幾盞或上百盞酥油燈。
扎木聶?藝術特色
扎木聶琴聲音色極具藏族特色風情,自由豪邁,熱情奔放。它還有一個美麗的神話,遠古時期西藏是一片大海,有一天從海水里走出一個美麗的仙女,她一邊彈著扎木聶一邊唱歌,后來人們知道她是天神和大海的女兒,由于她的歌唱的十分動聽歌詞也極美且富于文學性,人們都非常喜歡她稱之為妙音天女。從那兒之后扎木聶這種樂器就開始在藏族人民中流傳了。
藏式馬頭琴諾爾丹的夜晚
靈感來自于藏醫(yī)傳統(tǒng)的熱浴療法,藏式熱浴是諾爾丹營地不可或缺的體驗項目,根據(jù)每個人對藥療和放松的偏好定制不同的草藥、香料和制法。
洗滌城市里的疲憊,諾爾丹營地做到了別有用心。
作為格魯派的核心寺廟,拉卜楞寺也是青藏高原上藏傳寺廟,如今超過1000 名僧侶在這里修行,18 間大殿和數(shù)百間僧舍錯落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諾爾丹營地的創(chuàng)辦人依旦夫婦就是在這里相識的。
諾爾丹的夜晚,并不是你想象中只有孤單的星河草原,圍繞著營地篝火,在藏式馬頭琴的伴奏下,聽五湖四海的朋友分享他們的傳奇經(jīng)歷,和藏民學一曲當?shù)氐母枨臀璨健?/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