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纜敷設中電纜穿管敷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敷設方式,那么電纜穿管敷設中常用的管材有哪幾類呢?下面聽聽文泰小編怎么說吧:
1、鋼管。鋼管按管壁厚的不同,分為薄壁管和厚壁管。薄壁管也叫電線管,是專門用來穿電線的。其內(nèi)外均已做過防腐處理,電線管不論管徑大小,管壁厚度均為1-1.6mm。
厚壁管分為焊接鋼管和水煤氣鋼管。焊接鋼管的管壁厚度,按管徑的不同分成2.5m和3mm兩種。水煤氣鋼管主要用于通水和煤氣管壁厚度隨管徑增加。厚壁管分為鍍鋅管和不鍍鋅黑管,黑管在使用前需先做防腐處理。
在現(xiàn)場澆注的混凝土結(jié)構中主要使用厚壁鋼管,而水煤氣鋼管則用于敷設在自然地面內(nèi)和素混凝土地面中。在有輕微腐蝕性氣體的場所和有防爆要求的場所必須使用水煤氣鋼管。
2、塑料管。穿管敷設使用的塑料管有聚乙烯硬質(zhì)管、半硬質(zhì)管、波紋管和改性聚氯乙希硬質(zhì)管。為了保證建筑電氣線路安防規(guī)萍器棗,憊種塑料管均采用阻燃管。但防火工程線路一律使用水煤氣鋼管。
電纜敷設前列出詳細電纜表,表中注明每個回路電纜的型號規(guī)格、長度、路徑、起始設備名稱。電纜敷設前對電纜進行外觀檢查,并用1KV搖表進行絕緣檢測,同時作好記錄。
電纜水平敷設是采用人力牽引;電纜沿橋架敷設時,均單層敷設,排列整齊,不得有交叉,拐彎處以蕞大截面允許彎曲半徑為準,電纜彎曲兩端均用電纜卡固定。
電纜敷設到位后掛上統(tǒng)一規(guī)格的標志牌,標志牌上均注明電纜編號、型號規(guī)格、路徑。用1KV搖表對電纜重新進行檢測,合格后方能進行電纜頭的制作,電纜頭制作好后即可與空氣開關等器具進行連接,連接要牢固緊密。電纜通電前要進行絕緣檢測,測量數(shù)值記錄下來并作為技術資料。施工要點:電纜、電纜施放裝置屯放地及打開的人井等應設置硬圍欄、圍網(wǎng)進行全封閉施工,夜間施工須有足夠照明裝置,并裝設警示燈。
直埋電纜敷設
工藝標準
(1) 直埋于地下的電纜上下應鋪以不小于100mm厚的軟土或沙層,并加蓋兩層電纜保護板,第二層保護板必要時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加以保護,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cè)各50mm,然后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加以保護。也可把電纜放入預制鋼筋混凝土槽盒內(nèi)后填滿砂或細土,然后蓋上槽盒蓋。為識別電纜走向,宜沿電纜敷設路徑設置電纜標識。1、電纜存放地點環(huán)境溫度低于電纜的使用條件時,不要敷設電纜,等電纜在溫暖地方存放24小時后再敷設。
(2) 電纜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鐵路路軌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3) 電纜排列整齊,彎度一致,電纜同路徑順行敷設時電纜在轉(zhuǎn)彎處不應出現(xiàn)交叉。
(4) 電纜在敷設過程中無機械損傷。直埋電纜接頭盒外應有防止機械損傷的保護盒(環(huán)氧樹脂接頭盒除外)。
(5)電纜穿波紋管敷設時,應沿波紋管頂全長加蓋保護板或澆筑厚度不大于100mm的素混凝土,寬度不應小于管外兩側(cè)各50mm
電纜敷設之室內(nèi)篇:
1、無鎧裝的電纜在屋內(nèi)明敷,當水平敷設時,其至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2.5m;當垂直敷設時,其至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1.8m。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有防止電纜機械損傷的措施;當明敷在配電室、電機室、設備層等房間內(nèi)時,不受此限制。
2、相同電壓的電纜并列明敷時,電纜的凈距不應小于35mm,且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當在橋架、托盤和線槽內(nèi)敷設時,不受此限制。1KV及以下電力電纜及控制電纜與1KV以上電力電纜宜分開敷設。當并列明敷時,其凈距不應小于150mm。
3、架空明敷的電纜與熱力管道的凈距不應小于1m;穿管敷設使用的塑料管有聚乙烯硬質(zhì)管、半硬質(zhì)管、波紋管和改性聚氯乙希硬質(zhì)管。當其凈距小于或等于1m時應采取隔熱措施。電纜與非熱力管道的凈距不應小于0.5m,當其凈距小于或等于0.5m時應在與管道接近的電纜段上,以及由該段兩端向外延伸不小于0.5m以內(nèi)的電纜段上,采取防止電纜受機械損傷的措施。
4、鋼索上電纜布線吊裝時,電力電纜固間的間距不應大于0.75m;控制電纜固間的間距不應大于0.6m。
5、電纜在屋內(nèi)埋地穿管敷設時,或電纜通過墻、樓板穿管時,穿管的內(nèi)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