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蘇州吳中區(qū)東山繁茂果樹苗木場經營多種果樹樹苗、碧螺春茶葉、碧螺春茶樹苗!
碧螺春加工工藝:
殺青
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為主,雙手翻炒,做到撈凈、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焦葉,歷時3~5分鐘。
揉捻
鍋溫70~75°C,采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著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炒時手握茶葉松緊應適度。太松不利緊條,太緊茶葉溢出,易在鍋面上結“鍋巴”,產生煙焦味,使茶葉色澤發(fā)黑,茶條斷碎,茸毛脆落。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味甚甘香,俗稱‘嚇煞人’,產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當茶葉干度達六、七成干,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xù)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歷時12~15分鐘左右。
碧螺春的鑒別方法:
看外觀色澤:沒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澤比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鮮艷,發(fā)綠、有明顯著色感。
看茶湯色澤:把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后,沒有加色素的湯色看上去比較清澈柔和、青黃明亮,加色素茶湯的看上去顏色比較鮮艷,明顯發(fā)綠。
碧螺春的泡法根據不同的茶質,有不同的泡法:
一、外形緊結重實的茶
1、燙杯之后,先將合適溫度的水沖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蓋。
2、一段時間之后,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葉評審中,以 5 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溫度均為 45——55℃ 若高于 60℃ 則燙嘴也燙鼻;低于 40℃ 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掌握。看茶湯色澤:把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后,沒有加色素的湯色看上去比較清澈柔和、青黃明亮,加色素茶湯的看上去顏色比較鮮艷,明顯發(fā)綠。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溫度適合即飲;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溫度。
3、泡的茶湯,尚余三分之一,則可續(xù)水。此乃二泡。如若茶葉瘦弱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后舌本回甘,齒頰生香,余味無量。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