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加裝電梯補貼怎么用?由業(yè)主話事
隨著各區(qū)相繼出臺舊樓加裝電梯補貼政策,
全市掀起了舊樓加裝電梯的熱潮~
去年8月,荔灣區(qū)實施
對舊樓加裝電梯補助10萬元的政策,
目前已經有42宗符合條件的
電梯加裝項目領到了財政補貼。
至于這個補貼要怎么花?
加裝電梯期間及交付后的安全管理誰來負責?
這些問題也引起街坊們的關注。
補貼怎么用?來看這幾個小區(qū)
說到舊樓加裝電梯的補貼怎么使用,
荔灣區(qū)多個領到補貼的社區(qū)可有話說啦!
因為他們各小區(qū)結合自身社區(qū)的特點,
在使用方面“各顯神通”,各有特色~
方式1: 已預留維修資金,補貼按比例返還業(yè)主
方式2:補充電梯,剩余用作維保
方式3:用作公共,用于樓梯墻面整修
老舊小區(qū)加裝電梯,一樓不簽字且阻撓,背后也有苦衷!
這件事在廣州的很多小區(qū)都有發(fā)生。尤其是很多老舊小區(qū)都是地處。房價那是很高的啊。
有些住戶說,裝了電梯,一樓的房子就貶值了。這可不是貶值一星半點的。學區(qū)房,房價可是十幾萬啊。貶值百分之十還一萬多呢。七十平米就是七八十萬的貶值啊。這個損失誰承擔得起?裝了電梯以后,電梯費收不收?一層不用電梯憑什么要交電梯費?,F在不說清楚,回頭裝完了沒有人保證,一層就要開始交電梯費。本來我們一層就用不著電梯,憑什么要讓我交電梯費。如果不交,就是欠費,物業(yè)就可以起訴我。到時候還不是我沒有理?裝完了以后,一層的采光如果受到影響怎么辦?你們上面的住戶到時候誰管我?
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強迫一樓住戶簽字加裝電梯合理嗎?
從增加社會總體福利角度來看,增加電梯是好事。但是不能強迫一樓住戶簽字,也不能因為一樓住戶不簽字,就認為一樓住戶道德有問題。
鄰里之間,應該友好協商解決問題,也建議協商過程中,由高層住戶給予一樓住戶一定的補償。還可以約定一樓住戶不應分攤費用,也不應承擔額外的物業(yè)費等。
廣州市“有事好商量”討論舊樓加裝電梯
日前,廣州市實事協商平臺《有事好商量》針對舊樓加裝電梯申報流程復雜的問題也展開了討論。商量討論,探討“一條龍”服務,多樣化補償方案、讓群眾少跑路,為舊樓加裝電梯提速。
廣州需加電梯老樓至少5萬棟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舊樓加裝電梯的需求越來越大。
提案指出,《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要求“七層及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米以上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但由于歷史原因,廣州市八十年代及之后建設的七到十層的住宅樓房(其中房改房所占比例),許多都沒有按國家標準規(guī)范設置電梯,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至少有五萬棟。
這類房屋留下來的原有住戶大都已進入中老年齡段,有的成為獨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加上孕婦、傷殘等特殊人群,加裝電梯解決上下樓困難的訴求呼聲日益高漲。
雖然截至2017年8月,市國規(guī)委系統(tǒng)一共審批通過增設電梯約2800宗,數量位居全國之首,但是,廣州市加裝電梯工作進度仍然遠遠落后于群眾需求。
加電梯難的四大原因
對于老樓房電梯夢難實現的原因,調研后指出:
一是解決高低層業(yè)主矛盾的措施較乏力。
二是統(tǒng)籌協調力度不夠,相關資源得不到配置調動,各區(qū)發(fā)展不平衡,各區(qū)工作成效大不相同。
三是建設資金籌集困難。
四是缺乏業(yè)委會等自治組織的參與,引入第三方力量不足。
當前加裝電梯存在的問題,如何破冰?
加裝電梯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來源問題。加裝電梯所需數十萬資金,甚至更多,出資方案如由居民自助商定,按照樓層高低采取階梯出資,低樓層居民普遍存在不愿出資的心里,同時還涉及后期運行管理費用、運行維護及大修更新費用,對于部分生活困難或對電梯無剛性需求的居民來說難以接受。
(二)住戶意愿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規(guī)定,即“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yè)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yè)主同意”,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如果不能取得本單元100%住戶同意,則很難推進。以七層建筑為例,1~2層居民對增設電梯完全沒有需求;3~5層居民對增設電梯沒有剛性需求;6~7層居民對增設電梯的意向明顯。在增設電梯問題上,居民意見難以達成一致。
三)后期管理問題。電梯屬于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國家對于電梯設備的生產安裝、檢驗維保等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和要求,電梯建成投入使用后,它的日常維護管理成一個問題,由誰來負責維護管理?物業(yè)?電梯公司?這需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