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內部處理:對于淺縫和只需防滲堵漏的裂縫,一般可用水泥灌漿,如對開度小于0.3mm或滲透流速較大以及受溫度變化影響的裂縫,應采用化學灌漿處理。結構處理結合表面處理:對于影響建筑物整體性或破壞結構強度的裂縫,除了采取內部處理外有的尚需要采取結構處理結合表面處理的措施,以達到防滲、結構補強或恢復整體性的要求。繞滲的處理:應摸清建筑物兩側的地質情況和滲漏的部位,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其處理的方法,有開挖回填、鉆孔灌漿和加深齒墻等。
堵漏施工流程:
1、按甲方要求的工程量進行鑿縫。
2、清理漏水部位,將漏水縫鑿出成U型縫口?!?
3、銑漏水縫口,預埋竹節(jié),清洗漏水縫口,填埋堵料,安裝抽管和竹節(jié)(注漿嘴)?!?
4、導流、減壓、縮小流水量,控制漏水點,大水流改小水流, 使小水流從安裝好的導流管流出?!?
5、配料:將幾種試劑配兌成二組混合漿液,根據漏水量的大小, 確定配料的凝固時間?!?
6、反壓注漿:注漿的壓力必須大于漏水的壓力,這樣才將水流推回,并滲透進漏水巖石毛細縫內,遇水膨脹速凝,達到長期深層止水的效果?!?
7、挖出竹節(jié)(也可不挖出),直接用堵料填平。
8、表面處理,經自查無滲漏現(xiàn)象后,將表面套漿刮平。
灌漿材料常用的有環(huán)氧樹脂類、甲酯、丙凝、凝和水溶性聚氨酯等。其中環(huán)氧類材料來源廣,施工較方便,建筑工程中應用較廣;甲酯粘度低,可灌性好,擴散能力強,不少工程用來修補縫寬≥0.05mm的裂縫,補強和防滲效果良好。環(huán)氧樹脂漿液和酯類漿液配方可參考《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guī)范》(CECS25:90)。灌漿方法常用以下兩類:一類是用低壓灌入器具向裂縫中注入環(huán)氧樹脂漿液,便裂縫封閉,修補后無明顯的痕跡;另一類是壓力灌漿,壓力常用0.2~0.4MPa在處理地下室混凝土墻裂縫時,兩種方法同時使用效果更好,這類工程實例較多。例如某高層建筑的兩層地下室混凝土墻裂縫處理分兩階段進行:階段是室外涂刷凝;第二階段是室內用快硬高強水泥砂漿充填法,已使用多年,效果良好。又如某地下室混凝土墻長52m,中部有4層凝,墻內側涂布4~3層之間加鋪玻璃絲布增強1,效果很好。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近年來,由于交通量增、汽車軸載日益重型化或道路設計施工等方面的原因,路面經常過早出現(xiàn)裂縫。如果路面裂縫修補不及時,雨水從裂縫處滲入基層,滲入的水將在板下形成積水(自由水),積水與基層材料中的細料形成泥漿,在車輛行駛作用下,沿面板接縫縫隙處噴濺出來,形成唧泥。唧泥的出現(xiàn)進一步加劇了板底的脫空,脫空又加劇裂縫的發(fā)展。這樣周而復始,循環(huán),終導致路面的損壞。目前,對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早期處理不夠重視,直到裂縫增大到一定程度,才采取一些補救措施。有些直至損壞,才進行整塊換板處理。但這樣造價很高,不經濟,而且打碎的水泥混凝土塊無處安置,影響環(huán)境。為了防止裂縫繼續(xù)擴大,影響路面的使用性能,必須采取適當?shù)难a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