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充填站使用膏體充填站價格
充填站的充填系統(tǒng)是將充填料從制備、倉儲、制漿到輸送至充填區(qū)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或單元的總成。充填方法與充填料輸送方法不同,充填系統(tǒng)的組成單元和功能不同。選礦設備堆壩方法有三種,即上游法堆壩、中線法堆壩和下游法堆壩,但上游堆壩的壩體底部有一層較厚的細粒礦泥層,抗剪強度低,且堆積壩的侵潤線水位較高,降低了壩體的穩(wěn)定性,這些條件有可能限制選礦設備排出尾礦的堆壩高度。就應用普遍的水力輸送而言,一般包括充填料制備、充填料倉儲、料漿制備與計量控制、管路輸送等4個模塊。金屬礦山和煤礦充填在充填系統(tǒng)設計上差別很大,主要原因是充填料的不同。
煤礦充填站
煤礦充填站目前使用的充填料主要是破碎煤矸石和粉煤灰。視當?shù)爻涮钯Y源情況和價格因素,或以矸石為主,或以粉煤灰為主,或者兩者混合,它們都屬于干料制備。充填站使用及維護優(yōu)先選擇自流輸送方式,降低基建投入與管理成本。矸石充填料需要將煤矸石破碎至5mm以下粒徑,并需保證均衡的含水率,所以充填系統(tǒng)要有破碎模塊和相應的破碎前與破碎后室內(nèi)堆場。粉煤灰矸石充填的制漿攪拌和尾礦攪拌有很大不同。純粉煤灰充填因粉煤灰懸浮性好攪拌比較容易,高濃度的矸石充填可以采用類似混凝土攪拌的臥式攪拌槽,濃度較低的混合充填一般采用立式攪拌桶,但兩者都缺乏攪拌設計標準。特別是如何設計攪拌桶的葉片長度、葉片形狀和葉輪轉(zhuǎn)速,以及分級攪拌的有機銜接,還需進行很多探索。
煤礦充填站|煤礦充填站案列|煤礦充填站案列
炮孔填充的作用有哪些
由于技術(shù)上的原因或設備、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澆筑不能連續(xù)進行,中間的間歇時間需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則應留置施工縫(新舊混凝土接槎處稱為施工縫)。施工縫宜留置在結(jié)構(gòu)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縫的留設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施工縫所形成的截面應與結(jié)構(gòu)所產(chǎn)生的軸向壓力相垂直,以發(fā)揮混凝土傳遞壓力好的特性。所以,柱、梁的施工縫截面應垂直于結(jié)構(gòu)的軸線,板、墻的施工縫應與板面、墻面垂直,不得留斜槎:
(1)柱,施工縫宜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吊車梁的上面、無梁樓
(2)與板連成整體的大截面梁,施工縫應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處。當板下有梁托時,施工縫應留置在梁托下部。
(3)單向板,施工縫可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nèi)
(5)墻,施工縫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nèi),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
礦井充填站選擇干式充填采用了以處理廢棄物為目的的廢石干式充填工藝,廢石干式充填法曾在50年代初期成為中國主要的方法之一,如1955年有色金屬地下開采中該方法應用比例高達54.8%。礦井充填站對礦井進行填充,填充材料如何進行輸送是非常重要的,選擇什么樣的輸送方式,對填充效率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的。干式充填是將掘進廢石干充填料利用運輸設備運至待充填地點進行充填的工藝,因其效率低、生產(chǎn)能力小和勞動強度大,已不能滿足“三強”(強采、強出、強充)生產(chǎn)的需要。因而,自1956年開始,國內(nèi)干式充填法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到1963年在有色礦山的產(chǎn)量僅占0.7%,處于被淘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