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第五步:下一步,將面團成對折疊,用筷子在中間壓一條線,這樣每一對就會緊緊擁抱在一起,永遠不會分開。
第六步:關(guān)閉兩端,并把它們變成以下形狀。
第七步:現(xiàn)在像油條嗎?
但是此時不要不耐煩,你必須再等10分鐘才能油炸。只有當(dāng)他們“準備好”一段時間后,他們才會意識到他們將被放在煎鍋里煎,然后他們會調(diào)整到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
第八步:打開熱油。你可以放更多的油(取決于你母親對你的容忍度)并將其加熱到30-40%。
如果你不知道30%到40%的熱量,就拿一小塊面團扔進油鍋。面團會浮起來并不斷起泡。油溫將大致相同。
油條發(fā)泡劑由明礬和小蘇打組成?;煊邪l(fā)泡劑的面團看起來很普通。接觸到水和油后,它會產(chǎn)生快速的化學(xué)反應(yīng),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促使面團逐漸變得松軟。
傳統(tǒng)油條的膨松劑主要依靠明礬,明礬中含有鋁元素。研究發(fā)現(xiàn),鋁主要通過腸胃吸收后在骨骼中積累,容易導(dǎo)致骨質(zhì)疏松。出于安全考慮,許多企業(yè)現(xiàn)在都推出了放心油條品牌,用不含鋁的發(fā)泡劑取代明礬。
然而,明礬和小蘇打之間的化學(xué)反應(yīng)不是瞬間的,而是需要一些時間。在一塊面團上油后,表面層變脆,幾秒鐘后凝固,這限制了面團隨后的膨脹。如果將兩個面片粘合在一起,面片的粘合部分不直接接觸熱油,而是緩慢加熱,這樣就可以不斷釋放二氧化碳氣體,保證油條內(nèi)部的柔軟和蓬松。
形狀像饅頭的非主流油條“魚頭”在豫北和魯西很受歡迎。因為形狀類似于烏鴉的圓頭,這種不規(guī)則的圓形油條被稱為烏鴉頭。
與普通的雙股油條相似,剛從鍋里出來的雞頭熱氣透過表層的油光,裹在面粉里的小麥和植物油的清香直接進入人的鼻腔。咬開后,油條內(nèi)的蜂巢狀氣孔放出縷縷熱煙,精致而優(yōu)雅地開始一閃一閃的舞蹈。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在家自制油條的做法,還把配方告訴你,這可是我爸炸了30年油條的配方,珍貴的很,悄悄的分享給大家,大家掌握了做法,在家就可以做出蓬松酥脆的油條來,而且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配方:1斤面粉,泡打粉10克,鹽5克,牛奶300毫升,油20毫升。把一斤面粉倒入和面盆中,再倒入10克的泡打粉攪勻,300毫升的牛奶加入把3克鹽攪勻,然后倒入面粉中,再倒入20毫升的油合成面團,面團兩面刷油,案板刷油,醒至10分鐘,然后用手按成長方形刷油,醒2個小時,然后拉成寬10厘米厚1厘米的長條,切成2厘米寬的豎條,兩個疊起來,用筷子壓一下拉長條,油8成熱,下入鍋中炸制兩面金黃即可。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