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居民投放垃圾途中會發(fā)生電梯擁擠等問題嗎?
不少人陷入了一個誤區(qū):分類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就是只能在固定時間扔垃圾。
但樓下的分類垃圾桶其實是24小時可用的。以深圳南山區(qū)豪方天際小區(qū)為例,有料哥白天也看到居民投放垃圾。只是在晚上7點-9點,將有專門的督導員在分類垃圾桶旁,督促、指導居民分類投放。
目前深圳市已有兩千余名督導員在全市800多個小區(qū)開展督導工作。
在韶關碧桂園某試點小區(qū)內,有料哥同樣看到白天有居民投放垃圾,居民廖阿姨表示,24小時都可以扔垃圾,“如果限定死時間,有些年輕人上班時間不規(guī)律,那不就沒法扔垃圾了”。
因此居民可根據(jù)自己的習慣時段投放垃圾。
相信很多人在家里準備的垃圾桶還只是普通的垃圾桶,那么當面對垃圾分類的時候就會比較頭疼,而這時候你需要的可能是一個分類垃圾桶,例如新上線的這個雙層分類垃圾桶。同樣是PP塑料材質,全身舒雅的米白色,不過這個垃圾桶足足有76CM高,符合人體站立的高度,之所以交分類垃圾桶是因為它將干垃圾和濕垃圾可以分類存放,十分方便,一桶兩用。此外,雖然是分類存放,合理利用,但是這個垃圾桶本身容量也是巨大。擁有36L的容量,一個垃圾桶基本滿足全家庭的使用。同時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也做得不錯,例如一鍵開蓋,兩側掛鉤等等,特別是這個掛鉤還可以將干濕垃圾繼續(xù)分類,分出可回收和有害垃圾等等,按照自己的需求來。底部則是萬向輪設計,方便移動,省力又省心。而這個分類垃圾桶的價格則是179元,價格還是比較合適的。
一紙政令,中國上海先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垃圾分類運動。
有人說,這推進了中國現(xiàn)代文明的進程。
在科學、民主、法制、公平等現(xiàn)代的宏大敘事中,終于有了垃圾的一席之地。
這場遲到的文明在非上海籍人士看來像“吐槽大會”一般精彩。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在從小刻在我們內心的行為標語下,我們都想成為拎得清的上海人。
為支持環(huán)保大業(yè),有覺悟的國人滿是“搞事情”的熱情。振臂一呼:我們要在垃圾分類上彎道超車,趕日超歐!
于是出現(xiàn)了一批熱情又較真的社區(qū)角色:垃圾分揀工兢兢業(yè)業(yè),居委會大媽火眼金睛,小哥開拓了新業(yè)務。風里雨里,垃圾桶旁等你。
在時間輪加速前進的魔都,需要消耗大量時間成本的垃圾分類業(yè)務著實讓不少人叫苦不迭,人類迷惑行為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