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激光測距
激光測距是以激光器作為光源對目標進行測距。激光具有很好的單色性和方向性,因此與其他光電測距設備相比,激光測距設備不僅可以日夜作業(yè),還能提高測距精度。目前主流的激光測距的方法大致有兩類:飛行時間(TOF)測距和非飛行時間測距。其中飛行時間測距中還包括脈沖式和相位式激光測距兩種方式,而非飛行時間測距主要是三角激光測距。
激光測距雷達
激光測距雷達是通過對被測物體發(fā)射激光光束,并接收該激光光束的反射波,記錄該時間差,來確定被測物體與測試點的距離。傳統(tǒng)上,激光雷達可用于工業(yè)的安全檢測領域,如科幻片中看到的激光墻,當有人闖入時,系統(tǒng)會立馬做出反應,發(fā)出預警。另外,激光測距雷達在空間測繪領域也有廣泛應用。但隨著人工智能行業(yè)的興起,激光測距雷達已成為機器人體內(nèi)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配合SLAM技術使用,可幫助機器人進行實時定位導航,,實現(xiàn)自主行走。思嵐科技研制的rplidar系列配合slamware模塊使用是目前服務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的典型代表,其在25米測距半徑內(nèi),可完成每秒上萬次的激光測距,并實現(xiàn)毫米級別的解析度。
激光測速雷達
激光測速雷達是對物體移動速度的測量,通過對被測物體進行兩次有特定時間間隔的激光測距,從而得到該被測物體的移動速度。激光雷達測速的方法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基于激光雷達測距原理實現(xiàn),即以一定時間間隔連續(xù)測量目標距離,用兩次目標距離的差值除以時間間隔就可得知目標的速度值,速度的方向根據(jù)距離差值的正負就可以確定。這種方法系統(tǒng)結構簡單,測量精度有限,只能用于反射激光較強的硬目標。另一類測速方法是利用多普勒頻移。多普勒頻移是指目標與激光雷達之間存在相對速度時,接收回波信號的頻率與發(fā)射信號的頻率之間會產(chǎn)生一個頻率差,這個頻率差就是多普勒頻移。
激光雷達
近年來,一個叫激光雷達的家伙進入了測繪各個領域,很多人對它感覺很陌生,其實不然,他可是老家伙了,我們所熟知的地球與月亮的距離,就是通過激光測距技術實現(xiàn)的。激光測距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測量激光從發(fā)射到月面反射光到達地球的時間,乘以光速再除以二,就是地月距離了。為了保障激光能夠很好地反射回來,登月的美國人特地在月球上放置了這樣一面反射鏡,以保障激光很好地反射回來。 隨著GPS和IMU(慣性導航技術)的發(fā)展,使精準的即時定位、定姿成為可能,很多廠商發(fā)現(xiàn),這家伙用來干測繪非常適合,所以近年來激光雷達就被推到了各位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