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遵義會議會址主樓貴州是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地方
遵義會議會址主樓
貴州是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地方。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 中國工農曾先后五次進入貴州,足跡遍及全省六十余個縣、市的山山水水。
──廣西右江革命根據(jù)地的紅七軍,1930年春曾轉戰(zhàn)黔桂邊,攻克榕江城,譜寫了光輝的新的一頁;
──洪湖、湘鄂西的紅三軍( 紅二軍團),1934年 6月長途轉戰(zhàn)來到貴州, 開辟了黔東特區(qū)革命根據(jù)地;
──擔負長征先遣任務的紅六軍團,1934年 6月在印江木黃與紅二軍團勝利會師;
飲食文化貴州酸菜,貴州民族菜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
飲食文化
貴州酸菜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貴州民族菜是中國黔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貴州境內49個民族在與自然界斗爭謀生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積聚地方民族個性的特色菜肴。
貴州地處祖國西南云貴高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無霜期長,污染,是一個特有的綠色植物王國。在遠離都市,依山傍水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漫山遍野的山珍、河鮮野蔬為貴州民族菜的發(fā)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
多民族聚居的貴州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各有民族特色的飲食文化
由于民族文化的交融,多民族聚居的貴州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各有民族特色的飲食文化,他們運用魚、牛肉、、山蔬創(chuàng)造了眾多佳肴,組成了千滋百味的民族菜。
貴州民族菜辣香異酸、古樸醇厚、野趣天然、風味獨特,洋溢著濃厚的民族風情。
貴州各民族都喜食辣椒,并利用自然發(fā)酵酸烹飪的菜肴,具有一辣二酸的民族特色,可謂“辣出品位,酸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