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以研代刮的方法修理軸承
1、采用車削有三頭120mm導程正反螺旋槽的鑄鐵研磨棒進行整體研磨以保證前、后軸承的同軸度。研磨棒的直徑是在與前、后軸承配合較緊的基礎上減小0.02mm.。所用研磨劑為M28氧化鋁加煤油調(diào)合而成。為了使前、后軸承有盡可能的調(diào)整余量,在裝配時用手將前、后軸承輕輕推人軸承座、帶上調(diào)整螺母,然后將調(diào)整螺桿稍用力旋緊即可。
2、研磨時磨頭置于垂直狀態(tài)。為便于研磨棒在研磨過程中做適當?shù)妮S向移動并減輕勞動強度,在研磨棒正下方放一液壓千斤頂,通過鋼zhu支承研磨棒。為在研磨過程中使手持力對中,在研磨棒的上端加裝手輪裝置。

立柱、滑座與橫梁可控制由于熱引起的機床變形,立柱和橫梁采用花崗巖制成。砂輪橫向位移滑座置于固定的橫梁上、安裝砂輪架的垂直運動拖板置于橫向位移滑座上。橫向位移和垂直運動均采用SIEMENS伺服電機直接驅(qū)動gao精度滾珠絲杠來完成,HEIDENHAIN光柵位置反饋。橫向位移滑座以及垂直運動拖板的導軌同樣采用的是液體靜壓導軌。另外在垂直運動拖板上配備了微量進給機構,可以實現(xiàn)砂輪架0.1 μm的微進給。為了減少砂輪架滑座自重及其橫向位移引起的橫梁變形,在橫梁的正上方設置了卸荷裝置(卸荷橫梁)。用以承擔砂輪架滑座的大部分自重,并且通過HEIDENHAIN光柵位置反饋實現(xiàn)卸荷裝置與砂輪橫向位移滑座的運動同步,從而的減少橫梁變形對磨削加工的影響。

研磨按照先粗后精的步驟進行,精研時用外徑尺寸比軸瓦內(nèi)徑小0.015-0.025mm的研磨棒進行干研。干研時要控制研磨的次數(shù),待研磨后軸瓦內(nèi)孔表面光潔度可達 0.8以上時回裝試車。靜壓主軸部件在機床中大量應用,使機床的設計和制造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也給機床的維修帶來了新難題。靜壓主軸的修理過程比較復雜精細,修理工期長,容易影響生產(chǎn)。所以,平時的維護保養(yǎng)工作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