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日本佳能成功研究出BubbleJet氣泡式噴墨技術
日本佳能的研究員成功地研究出 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此技術利用加熱組件在噴頭中將墨水瞬間加熱產生氣泡形成壓力,從而墨水自噴嘴噴出,接著再利用墨水本身的物理性質冷卻熱點使氣泡消褪,藉此達到控制墨點進出與大小之雙重目的。這里引用該公司的一個小故事,1977年7月的一天,東京目黑區(qū)的Canon 產品技術研究所的第22研究室的遠藤一郎,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時,偶然將加熱的烙鐵放在注射針的附件上,從注射針上迅速地飛出了墨水。受此啟發(fā),2年后發(fā)明了氣泡式噴墨技術。
與此同時,惠普也發(fā)明了與之本質相同的技術,HP和Canon 都不約而同地宣稱是自己的研究人員發(fā)明了噴墨打印技術,以此建立自己在噴墨打印領域的地位。不過“氣泡”這一概念已被佳能搶去,惠普只好將此命名為Thermal Ink-Jet。
1991年,臺彩色噴墨打印機、大幅面打印機出現(xiàn)
惠普HP deskjet 500C是臺彩色噴墨打印機,1994年6月,國內才出現(xiàn)經本土改造過的產品HP DeskJet 525Q。HP DesignJet是惠普公司將其熱噴墨打印技術應用到大幅面打印機中,推出的世界上臺單色大幅面噴墨打印機。彩色噴墨打印機、大幅面打印的出現(xiàn)都是噴墨打印機為重要的里程碑。
1994年,微壓電打印技術問世
早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愛普生就開始了壓電技術的研究,歷經將近20年,終于成功地將微壓電打印技術應用于打印機領域,實現(xiàn)了產品化。微電壓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許多微小的壓電陶瓷放置到噴墨打印機的打印頭噴嘴附近,利用墨水在電壓作用下會發(fā)生形變的原理,使噴嘴中的墨汁噴出,在輸出介質表面形成圖案。
此后,愛普生的智能墨滴變換技術、自然色彩還原技術、超精微墨滴技術等;佳能的照片優(yōu)化技術、四重色控技術等;惠普的富麗圖分層技術、智能色彩增強技術等。均進一步提升了噴墨打印機的技術含量。
打印機的工作狀態(tài)是什么?
1.檢側電路:
即印機的工作狀態(tài)進行檢側的電路,它主要是通過對各種傳感器和開關的狀態(tài)信號進行檢測后.經A/D轉換后,將檢側值與參考值相比較而來實現(xiàn)狀態(tài)檢測的。主要包括打印頭溫度監(jiān)控、線路電壓監(jiān)控、字車初始化位置檢測、紙盡檢測、送紙方式檢測及卷簡間隙檢測等檢測電路。
2.電源:
電源是將220V/11OV (50Hz/60Hz)市電轉換為直流低壓電派的電路部分。針式打印機的電源一般輸出±5V,±12V的直流低壓及一組較高的直流電壓,供驅動電機使用。
噴墨打印機的同一認定特征
噴墨打印機同一認定主要是利用打印機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由噴墨頭運行軌跡不同、噴墨頭噴嘴堵塞或打印機機械故障等原因而產生的痕跡特征進行認定。
1.打印字符筆畫殘缺或模糊性特征。噴墨頭是噴墨打印機中使用頻繁的元件,易出現(xiàn)墨水干涸導致噴墨嘴被堵塞、電路故障導致某個或某些噴墨頭無法工作等問題,反映在打印件上就是會出現(xiàn)字符筆畫殘缺或模糊,主要表現(xiàn)為橫向貫通的白色線條.這種自色線條在一段時間內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在進行比對檢驗時要注意線條出現(xiàn)的規(guī)律、數(shù)量及線條的寬度。
2.打印字符小行接字錯位特征。字車是噴墨打印機中運動頻繁的部件,在打印時,當字符大小超出噴墨頭高度時,噴墨頭打完上半截字符后,字車在脈沖電流的指令下會調轉方向,繼續(xù)打印下半截字符.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字車及相關零件之間發(fā)生摩擦。就會出現(xiàn)機械間隙。這種摩擦帶來的機械間隙會導致在脈沖電流控制和機械運轉之間存在一個時間間隙,表現(xiàn)在打印文書上就是字符上下錯位。機械間隙越大,錯位的程度越大。檢驗時,要比對錯位方向、錯位距離。
需要注意的是,日前.大多數(shù)噴墨打印機都采用雙向打印的方式,但有些機型可以將雙向打印切換為單向打印,使字符上下錯位現(xiàn)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