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消毒與滅菌概念有嚴格的區(qū)別
消毒與滅菌概念:消毒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達到無害化的處理。根據(jù)有無已知的源可分預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據(jù)消毒的時間可分為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滅菌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達到無菌程度。經(jīng)過滅菌的物品稱“無菌物品”。用于需進入人體內(nèi)部,包括進入血液、組織、體腔的器材,如手術(shù)器械、具、一切置入體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無菌。實際上“滅菌”和“消毒”的概念有嚴格的區(qū)別。消毒是消滅一切致病微生物,而滅菌是滅死的是細菌、真菌等,對病毒沒有消滅作用;能消毒的一般就能滅菌,而能滅菌的卻不一定能消毒。消毒與滅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滅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卻不能代替滅菌。
消毒滅菌的常見誤區(qū):清潔、消毒等于滅菌
消毒滅菌的常見誤區(qū):清潔、消毒等于滅菌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前提:“清潔”“消毒”和“滅菌”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具體來說,“清潔”是一個去除物體表面有機物、無機物和可見污染物的過程,也就是簡單地清除細菌。
而“消毒”的過程是要對除芽孢外的所有細菌、病毒、真菌等有害物質(zhì)進行清理,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高溫消毒”“酒精消毒”都是常用的消毒方法。
“滅菌”則是要殺滅包括芽孢在內(nèi)的所有微生物,它的要求更為嚴格,一般用于食品工業(yè)和領(lǐng)域。居民日常生活中只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將致病微生物的數(shù)量減少到不會引起人發(fā)病即可。
消毒滅菌的常見誤區(qū):消毒劑濃度越高越好
消毒滅菌的常見誤區(qū):消毒劑濃度越高越好
一般來講,很多消毒液都具有很強的刺激性,濃度過高可能會對人體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引發(fā)、組織受損等風險。因此,消毒劑濃度并非越高越好。
譬如,酒精就以75%的濃度為佳,如果購買的是90%濃度的酒精,在使用之前應(yīng)按照說明書適當稀釋。而市面上售賣的含氯消毒液的濃度往往在5%-10%之間,也要進行100-200倍的稀釋才能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劑不能與其他消毒清潔產(chǎn)品一起使用,一旦混合會產(chǎn)生有毒氣體,刺激人體咽喉、呼吸道和肺部,危害人體健康。